
作者:Cyber K 來源:X,@Baize_Research
Delphi 最近發布了《空投是利還是弊?》報告,用數據說話,提供了有趣的見解。
Uniswap 的 $UNI 空投是 Web3 的歷史性時刻,即便在四年後,它仍然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空投事件,總價值在高峰時達到 64 億美元,自那時起,Web3 行業發生了重大變化,新協議們通常通過 Airdrop 策略獲取早期用戶和亮眼的數據,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空投獵人 / 擼毛用戶。
截至目前,Web3 中 50 次最大的空投事件已分配超過 266 億美元的總價值,這種「免費賺錢」機會並沒有被人們忽視。現在,每一個優質項目發布後都會吸引大量擼毛用戶關注,它們渴望用儘可能低的成本(時間、注意力和 Gas)換取初始空投代幣。
因此,新協議們制定了新的空投標準和反女巫措施:
最早的是 固定獎勵系統(Uniswap)
隨後出現了 分級空投(Jito)
Optimism 則開創了 多重空投標準
現在,新協議們更喜歡 積分系統
然而,對於許多受擼毛黨歡迎的協議來說,空投的主要問題是泡沫效應:
一旦快照結束,使用率指標就會急劇下降。
我們以熱門項目 Layerzero 為例
自 4 月以來, @StargateFinance 的跨鏈交易量從 16.7 億美元大幅下降至 4.067 億美元,減少了約 75%。我個人沒有專門為了空投而交互 ,只是為了跨鏈所用,所以空投拿的很自然——大約 400 美元。L0 並不是特例,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在 $ZK 空投之前, @zksync 的 Daily Fees 幾乎與 Arbitrum 相當,然而,自從官方公布快照和 TGE 以後,每日費用一直在下降。最近,這一數字首次跌破 1 萬美元。
還有 Kamino、Parcl、Manta、Jito,所有案例都表現出類似的模式:快照後,鏈上活動經歷明顯的下降。換個角度,空投這種無機增長策略對於項目後續發展的最大問題是,會影響用戶、投資者對協議的評估和投資決策。
以下幾點可能會有所幫助:
• 查看協議宣布空投快照後,DAU 和 MAU 指標是否出現大幅度下降
• 衡量空投後預定時間段(例如 1 周、1 個月)內有多少用戶仍繼續使用該協議
• 衡量新用戶與老用戶在 DAU 或 WAU 中所佔的比例
• 監控每個用戶的交易次數
• 監控協議的哪些功能正在被大量使用,以及使用頻率。當一個協議空投後,如果核心功能仍被持續利用,那麼表明該協議的市場契合度較高
• 跟蹤錢包參與度指標
• 監控社區討論和治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