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文Fomo潮之後 比特幣生態該如何落地?

在銘文Fomo潮席捲而來之際,我有接觸一些「真正的」比特幣開發者,發現他們並不會頭腦發熱,說一些比特幣layer2顛覆以太坊之類的話。

反倒大家都有一個共識:比特幣生態會有機會,但一定會區別於以太坊的DeFi疊樂高組合範式。接下來,基於技術邏輯探討下,比特幣生態到底該如何落地?

的確,銘文這種新資產發行方式,把不少人拉回了2017年的ICO時刻,熱情徹底被點燃。這波銘文熱潮帶來了新用戶,新應用場景,新增量資金,某種程度上稱這輪牛市為比特幣牛也不為過。

於是,側鏈,閃電網絡,Taproot Assets,RGB、BitVM等各個方向擠滿了比特幣正統layer2「垂涎者」,他們每每談及比特幣生態都高調稱要復刻以太坊的一切,著實讓人顱內高潮。

恰如ICO資產發行熱的不可持續性一樣,銘文市場同樣渴望在Fomo潮結束之際承接一個全新的比特幣layer2熱潮。

有這樣的野心和訴求沒錯,只不過,若想復刻以太坊的生態多樣玩法到比特幣,還真行不通,(具體可參看首頁置頂文章),比特幣生態需要探尋一條吻合其原生特性的落地路線。

核心邏輯是,比特幣鏈原生特性存在「受限」的計算和驗證能力,即使Taproot地址Segwit中的存儲能力也存在粉塵攻擊「爭議」。

計算受限決定了更多複雜的交易邏輯必須要在鏈外實現,比如,bitVM就大膽設想了一種利用鏈外電路+鏈上邏輯門(0、1)組合,基於樂觀Rollup理念實現的圖靈完備計算,腦洞很大,技術邏輯也合理,只不過工程量堪比三體中秦朝的人列計算機,不切實際;

驗證受限則使得比特幣更適用於資產結算,而非全局狀態校驗,比如,目前比特幣節點的Schnorr籤名和MAST數據結構特性帶來了一定驗證能力,但Schnorr只是聚合了多個籤名,受限於多籤場景,而MAST允許創建更複雜的腳本,但其依賴UTXO模型只能做資產結算,並不能實現全局狀態校驗。搭建複雜的輕節點矩陣,也只能加強側鏈和主鏈間的可交互操作性,提升資產結算的安全性和響應速度;

存儲爭議則毋庸置疑,比特幣發展到現在都是極簡風路線,這是上一輪大小區塊戰爭結束跑出來的共識,因此試圖基於Taproot的腳本空間大做文章的想法肯定行不通。雖然不一定走到Segwit被閹割的分叉程度,但Atomicals、RUNE、PIPE等升級協議都趨向於小區塊方向妥協了,比如丟棄了Json大體積數據包,回歸對OP_Return空間的優化和應用。

這些局限性決定了,比特幣的layer2擴展方案和以太坊大為不同:

1)比特幣Data Availability數據可用性能力缺失,以太坊的DA是主網Validators對layer2二層提交的數據的計算+驗證能力,顯然比特幣雖然可以接納一定的數據,但是主網並不具備可行且高效的計算和驗證能力。

因此比特幣DA更像是「公告板」性質,原始RAW Data存放到比特幣區塊中,只能供鏈下的indexer索引器來進行記帳和確權。這勢必會考驗indexer的記帳和驗證能力,如果存在多個indexer挑戰性會進一步增加,會存在記帳邏輯混亂差錯問題。

2)比特幣interoperablity可操作性能力受限,以太坊layer二層提交狀態到主網,主網有合約可以配合二層展開類似7天挑戰時間窗口,以及layer2逃生艙之類的安全機制,確保在二層Sequener作惡的前提下,主網可以保護二層用戶的資產。顯然,不具備智能合約能力的比特幣並不存在這層安全保障。用戶只能相信比特幣layer2不會作惡。

3)比特幣UTXO安全模型受限於「支付」場景。類似於以太坊Plasma二層的解決方案,二層若把每一個交易對應的Nonce Hash等都以UTXO的形式和主網保持同步,就能基於UTXO找到一個絕對安全模式。

但恰如Plasma只能受限於支付場景一樣,基於UTXO模型構建的比特幣layer2也一樣存在這個局限。大凡是EVM這類有複雜智能合約多狀態的機制就無法單純靠這套安全機制了,除非疊加其他比特幣鏈外共識。

基於此技術邏輯和認知,比特幣layer2的敘事空間也無比清晰了:

1)把比特幣作為結算層,二層搭建獨立的共識,提供一整套的DA、Interoperability、VM虛擬機等各類接軌以太坊的生態承載能力。只不過,這樣綜合實力強悍的鏈無異於再造一個以太坊執行鏈,很多人其實不知道,以太坊其實也有一條Beacon結算鏈,我們所看到的以太坊2.0主鏈也可以被視為Beacon鏈的layer2。

之所以大家對結算鏈感知很弱,全因主網最核心的就是交互驗證能力,如果只是做結算鏈,那處理大量計算和驗證操作的鏈才會成為真正的「主鏈」。

問題來了,我們把比特幣做結算鏈,其他鏈敢稱自己是主鏈嗎?比特幣生態允許這樣的「共識」存在嗎?

2)用比特幣來做支付Solution,包括Lighting network閃電網絡,Taproot assets資產以及客戶端驗證RGB,本質上都要基於比特幣主網UTXO模型提供安全保障,這其實限定了這些方向最佳落地應用場景就是支付。

閃電網絡做小額聰的流通體驗已經很絲滑,Taproot assets和RGB其實也類似,相對更適合落地穩定幣的支付通道。

倘若要在狀態通道、客戶端驗證上 疊加一些DeFi、EVM更多的狀態,就相當於要在原先UTXO模型上添加更複雜的驗證邏輯,自然會有一些主網無法驗證的狀態被提交到主網,本質上依賴的還是鏈下共識。這類方案也許行得通,但相比純UTXO模型控制的交易場景,安全等級也會對應下降。

以上。比特幣生態如何落地?

如果純純的比特幣安全共識賦能下的比特幣生態,指向Lightning network和Taproot assets等後續的穩定幣應用消費場景;

如果比特幣主網共識之外,允許加一些鏈外共識,則指向RGB客戶端驗證這類可以實現複雜layer2智能合約的複雜應用場景;

如果比特幣主網只做結算鏈,靠鏈外獨立達成共識,那各類側鏈、聯盟鏈、索引鏈等等任何能自建共識且嚴格執行資產透明結算的方案似乎都可以。

如果BitVM這類比特幣圖靈計算驗證方案真的落地實現了,在不改變比特幣主網共識,成本又低於以太坊智能合約構造的話,以上結論推翻再來。

總之,安全+去中心化+可擴展性的不可能三角矛盾問題在比特幣主網上表現更為強烈。所謂比特幣正統layer2也許是個偽命題,在我看來,選擇了正統共識則就得接受擴展「局限」,若想突破局限,就別打著宇宙無敵共識的旗號了。

  • Related Posts

    速覽Binance HODLer最新空投項目Particle Network

    資料來源:幣安官網、Particle Network官網、白…

    以太坊沒落 PVP盛行 懷念2020年的夏天

    Jessy( @susanliu33 ),比特鏈視界 Vi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是什麼讓加密貨幣rug pull事件頻發?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 views
    是什麼讓加密貨幣rug pull事件頻發?

    Wintermute Ventures:我們為什麼投資Euler?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 views
    Wintermute Ventures:我們為什麼投資Euler?

    川普可以將鮑威爾炒魷魚嗎?會帶來什麼經濟風險?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5 views
    川普可以將鮑威爾炒魷魚嗎?會帶來什麼經濟風險?

    Glassnode:我們正在經歷牛熊轉換嗎?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4 views
    Glassnode:我們正在經歷牛熊轉換嗎?

    The Post Web加速器首批8個入選項目速覽

    • By jakiro
    • 17 4 月, 2025
    • 8 views
    The Post Web加速器首批8個入選項目速覽

    Nubit、Babylon與Bitlayer究竟誰更「正義」?

    • By jakiro
    • 17 4 月, 2025
    • 7 views
    Nubit、Babylon與Bitlayer究竟誰更「正義」?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