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radley Peak,來源:Cointelegraph,編譯:Shaw 比特鏈視界
要點總結
-
Tether的資產負債表以國債和回購協議為主,持有1812億美元的儲備金,負債1745億美元,盈餘68億美元。
-
高利率使這些儲備金產生了利潤,截至2025年已產生超過100億美元的利息收入,這對於一般的加密貨幣發行方來說是不常見的。
-
它通過凍結受制裁的錢包、轉移支持的區塊鏈以及將高達15%的利潤分配給比特幣來運用政策槓桿。
-
將Tether與央行進行類比存在局限性。Tether沒有公共授權或擔保,依賴認證而非全面審計,並且依賴於私人交易對手。
Tether如今已不再像一家單純的穩定幣公司。它的資產負債表上充斥著短期美國國債、逆回購協議、黃金,甚至還有比特幣。它能夠大規模地鑄造和贖回美元,並可應執法部門的要求凍結相關地址。
其最新審計數據顯示,Tether儲備金為1812億美元,負債為1745億美元,盈餘68億美元,流通中的USDT超過1740億美元。在高利率環境下,截至2025年,其以國債為主的資產組合已盈利超過100億美元,這一數字更符合金融機構而非加密貨幣初創企業的表現。
這就是為什麼批評者和支持者都認為Tether在加密貨幣經濟的部分領域表現得像一家與美元掛鈎的私營中央銀行,儘管它沒有主權授權或安全網。
扮演央行的角色:這意味著什麼?
實際上,Tether做了四件類似於央行的行為。
首先,它按需發行和贖回貨幣。經過驗證的客戶通過匯入法幣來鑄造新的USDT,並通過將USDT兌換成美元來贖回。這個一級市場負責擴大或收縮供應,而二級市場交易則在交易所進行。實際的資產負債表變化就發生在這一鑄造和贖回流程中。
其次,它像固定收益部門一樣管理儲備,將大部分資產配置於短期美國國債和回購協議,並輔以少量黃金和比特幣。以國債為主的投資組合能夠保持流動性,並為短期國債提供穩定需求,如今債券部門在識別美國國債的主要買家時會密切關注這一點。
第三,在高利率環境下,它能獲得類似鑄幣稅的收益。用戶持有的是無息代幣,而Tether則收取國債利息,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Tether已實現超過100億美元的利潤和68億美元的超額儲備。正是這筆收入使其與「私人央行」的比較具有說服力。
最後,它還利用政策工具,例如可根據執法部門或制裁機構的要求凍結地址的合約功能。它還能夠添加或移除區塊鏈,例如關閉Omni、BCH-SLP、Kusama、EOS和Algorand等,以管理運營風險。
雖然這不是主權貨幣政策,但它仍然代表著對數億人使用的類似美元的資產進行主動幹預。
擴展類似於央行工具的政策槓桿
Tether如今對其自身的美元體系進行幹預,其方式類似於央行的政策工具。
在合規方面,它可以凍結與制裁或執法行動相關的地址。它於2023年12月首次推出主動凍結錢包的政策,並已在特定案例中使用,例如與受制裁的俄羅斯交易所Garantex關聯的錢包。這些是發行方層面的幹預措施,會立即影響誰可以在鏈上轉移美元流動性。
在市場運營方面,Tether的儲備金管理方式類似於短期固定收益投資組合,主要投資於美國國債和逆回購協議。這種結構使得鑄幣和贖回活動能夠與高流動性、高收益的資產相匹配,同時保持靈活性。
根據Tether的最新報告,這種組合幫助其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和可觀的超額儲備金緩衝。儘管Tether仍然是一家私人發行機構而非中央銀行,但這些機制類似於公開市場式的管理。
Tether也定義了自己的運營範圍。它通過添加和淘汰區塊鏈,將業務集中在用戶量和基礎設施最強大的地區,停止在Omni、BCH-SLP、Kusama、EOS和Algorand等傳統網絡上的鑄幣和後續支持,同時在過渡期內繼續進行贖回。
此外,它還通過將高達15%的已實現營業利潤配置給比特幣來實現儲備多元化,這項政策於2023年推出,代表了發行方層面的另一項具有系統性影響的決策。
從穩定幣發行方到基礎設施提供商
在過去的18個月裡,Tether已經從一家單一代幣公司轉型為一家更廣泛的金融基礎設施集團。
2024年4月,Tether重組為四個運營部門:Tether Finance、Tether Data、Tether Power和Tether Edu。這些部門分別負責管理Tether的數字資產服務、數據和人工智慧項目(例如Holepunch和Northern Data)、能源計劃和教育項目。此次重組正式確立了一項遠遠超出發行USDT的戰略。
在能源方面,Tether已向位於薩爾瓦多的Volcano Energy項目投入資金和專業技術。該項目是一個裝機容量為241兆瓦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園區,旨在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挖礦項目之一提供電力。該項目直接保障支付和結算系統的正常運行。此外,該公司還停止了對多個傳統區塊鏈的支持,以便將流動性集中在工具和需求最強勁的網絡中。這一運營決策對整個生態系統都產生了影響。
為了直接進軍美國市場,Tether宣布推出USAT,這是一種計劃在美國監管下發行的美元代幣,由Anchorage Digital Bank依據美國國內法規發行,與現有的離岸USDT並行。如果按計劃推出,USAT將為Tether提供一個合規的在岸平臺,而USDT將繼續服務於全球市場。
為什麼這種類比不成立
重要的是,Tether不是一家主權貨幣機構。
它不設定利率,不充當最後貸款人,且並非在公共授權下運作。儘管該公司聲稱已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就審計其儲備金事宜進行磋商,但其透明度仍然依賴於季度確認,而非全面的財務審計。
這種認證和審計之間的差距是批評者拒絕接受「中央銀行」標籤的原因之一。
此外,資產負債表也存在隱患。Tether此前曾表示會減少此類風險敞口,但有時仍維持著擔保貸款組合。這類資產備受關注,因為條款和交易對手至關重要。更廣泛地說,該公司依賴私人銀行、託管機構和回購交易對手,而非主權擔保,這意味著市場信心和基礎設施仍不在其直接控制範圍之內。
最後,Tether 的一些最像政策的行動主要是合規措施,例如主動凍結制裁機構列出的地址。
Tether在大局中扮演什麼角色
從本質上講,Tether看起來不像是一個典型的穩定幣發行機構,而更像是一個加密貨幣領域的以美元計價的私人中央銀行。它通過大規模的鑄幣和贖回來擴大和收縮供應,持有短期國債和回購協議,賺取數十億美元的利息收入,並在必要時採取合規行動。
然而,這種類比僅限於此。它缺乏公共授權或保障機制,透明度仍然依賴於證明報告,而且其政策性行動主要側重於合規性而非宏觀管理。
密切關注Tether儲備構成、利潤、贖回情況、審計進展,以及在美國USAT與Anchorage的計劃如何展開,因為這將決定Tether的敘事繼續類似於中央銀行,還是開始分道揚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