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ignas 翻譯:善歐巴,比特鏈視界
時間來到2032年:
你在四季酒店醒來,略感疲憊。昨晚的兩杯 Negroni 還在頭腦中作祟。手機彈出一條通知:你在 iPhone 23 XXL 上查看 Rabby 錢包。比特幣隔夜下跌了3%。又是 Saylor 策略引發的恐慌情緒。
不過,即便如此,比特幣價格仍高達 120 萬美元。你笑了笑——那個瘋子 Udi 果然說對了!你早已「退休」整個家族的經濟負擔——當初雖然是在 11.4 萬美元時才入場,但用上了 3 倍槓桿,靠著 Hyperliquid 成功上車。儘管 Cobie 的預測稍有偏差:真正艱難的是從 8 萬到 25 萬的階段,而 25 萬到 100 萬才是「輕鬆之路」。
2024 至 2029 年的牛市的確不同尋常——那一年,四年一輪的周期宣告終結,而你那筆 3 倍槓桿的交易也奇蹟般沒有被清算。多虧了川普的第三任期,美國成功持有了全球 5% 的比特幣儲備。
你心中隱約浮現一絲遺憾:如果當初沒有把部分 ETH 換成 OpenAI 和 SpaceX 的私募股權,現在的資產應該更多。可惜,這兩家公司最終都沒有上市,而是直接在 NASDAQ 的以太坊 Layer 2 網絡上實現了代幣化。
儘管如此,那些代幣化股權在 Aave 和 Fluid 上作為抵押資產仍發揮了巨大作用。
你的腦海裡又開始描繪更大的夢想:
Monad 主網即將上線,測試網的空投也即將到來。一旦到帳,你就會在安地卡及巴布達購置第二套房產,順便辦理一本護照。等到明年歐盟開始實施 50% 的「加密團結稅」,你就能自由行動了。
不過,你的朋友們就沒那麼幸運了。
他們聽信了《金融時報》和 BBC 專家的建議,把資金投入了年化 4% 的歐盟防禦債券,持有 EUR-CBDC,只是為了存首付買套一居室。而如今通脹高達 8%,就算每月領取 2500 歐元的全民基本收入,這個目標也越來越遙不可及。
你感到難過,但你問心無愧:你曾勸他們投資加密貨幣,他們沒聽。
收拾心情,你開始穿衣、刷牙。打開 X 應用——突然跳出一條提示:「請使用政府頒發的身份證驗證年齡才能登錄。」
糟糕,VPN 又斷了。你迅速把 IP 切換到阿富汗,再次打開 X,終於成功登錄。在英國訪問朋友,總是讓人感覺格外不同。是時候「工作」一下,然後搭機回家了。
加密貨幣販賣夢想
加密世界最強有力的賣點,是它能激發人們對更好、更富足生活的夢想。
這種信息的力量,在當前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下尤其凸顯——人們為帳單發愁,找不到工作,隱私也在不斷被侵蝕(例如英國的《網絡安全法案》)。你打開新聞、刷 TikTok、逛 Instagram,信息流充斥的都是無力感和絕望。
但 Crypto Twitter 上的氛圍完全不同。加密貨幣和比特幣被視為解決財務困境的鑰匙。這也是為什麼我在2032年的開頭故事中,特地提到了你那些沒買加密貨幣的朋友們的困境。
Coinbase 明白這一點,而且他們的傳播方式做得非常到位。
他們那支「一切都好」的廣告,諷刺英國現狀讓我笑出聲,但他們並沒有說錯。
我之所以熱愛加密貨幣,是因為它是一個能讓人 敢於做夢 的地方。可也正因如此,加密懷疑者才不喜歡我們。
他們不相信我們的故事,覺得這些夢想不切實際,太過遙遠。區塊鏈能改變社會?他們眼裡,這不過是「高級電子表格」罷了。
但正如 Nat Friedman 所說:「悲觀主義聽起來很聰明,樂觀主義賺錢。」
加密貨幣之所以能激發遠大夢想,是因為它不設門檻、沒有許可。這同樣也是為什麼騙子熱衷於這個行業——他們打著「更富裕生活」的旗號販賣幻想,結果卻毀掉了現實。
但我不是騙子。你也不是。
我們是真心相信,加密貨幣可以對人們的生活和整個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1)它強化了個人財產的保護,
2)它為金融和網際網路中的自由與隱私提供了保障。
儘管加密行業在短短幾年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感覺,許多加密圈的人正在忘記如何 擁有遠大的夢想 。
我們都忘了怎麼做夢了
曾經,我們那些宏大的夢想,吸引了無數散戶湧入這個行業。但現在,為什麼還會有新的散戶願意買入 ETH?如果連最資深的加密用戶都還在沿用上輪牛市時的目標價——$10,000?
這幾年 ETH 的進展如此巨大:現貨 ETF 獲批、傳統金融接納、穩定幣生態壯大、監管推進、現實資產代幣化(RWA)、Robinhood 推出 L2 網絡……
結果這一切只換來 2~3 倍的漲幅嗎?
也許,我們太渴望「被主流認可」。所以當傳統金融加入後,「蘭博跑車」和「一飛沖天」的故事就從加密敘事中淡出了。
如今,只有那些「傻幣」(XRP、ADA 等)和比特幣還能激起人們的夢想。至少 BTC 還在畫一個「通往百萬美元」的未來藍圖。
而 ETH 和大部分山寨幣,已經不再講 大夢想 了。 但 ETH 仍有希望重新找回夢想。
多年來,以太坊社區一直推動「超音速貨幣」的敘事。但隨著網絡擴容成功、Gas 費用降低,這個通縮敘事也隨之破滅了。技術團隊和營銷團隊,最終沒能同步前進。如今,敘事又回到了基本盤:機構採用、穩定幣、現實世界資產(RWA)。
雖然這些都不是新概念,但這次講述這些故事的,是更響亮、也更有公信力的聲音,比如 Thomas Lee 和 Joseph Lubin。
誰講這個故事,和故事本身一樣重要。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將 ETH 納入資產負債表,也成為一個推動因素。這給予那些還在觀望的投資者更多信心。甚至連看空者都開始承認,這一策略正在奏效。
但如果一切的努力,最終只是為了讓 ETH 達到 $10,000 的目標價?
那 ETH 需要一個更 性感、更有想像空間 的故事——一個能讓人願意長線持有 ETH 的理由。
BTC 是數字黃金。那 ETH 是什麼?數字石油?我相信,那個新故事終將出現。我對 ETH,依然看漲。
再看看 Solana。
2024 年,Solana 通過 memecoin 帶來「草根逆襲」的故事,一度風光無限。但隨著大多數 meme 投資者虧損,Solana 與 $SOL 的吸引力也隨之下降。$SOL 既不是像 ETH 那樣的傳統金融鏈,也不像 BTC 那樣具備儲值屬性。當人們在 memecoin 上接連虧錢,這個故事也就不再讓人心潮澎湃了。
如何重新點燃人們的夢想?
-
「當我買一個代幣時,我想要擁有遠大的夢想。」
-
然而如今,大多數項目只專注於宣傳技術特性,而不是描繪他們的宏大願景。
-
「代幣的真正意義,是為社區帶來夢想。」——DefiIgnas(發表於 X)
回頭看,令人驚嘆的是, 一個預言機協議 ChainLink 的 $LINK,竟然也能讓我們所有人都擁有遠大的夢想。
我曾這樣對自己說: 「LINK 是我們見過最具平等精神的東西。它的野心極大,如果 成功,足以重塑整個社會結構。」
或者看看 Compound 的 COMP。一個借貸協議,有什麼好讓人興奮的?一個 DEX 聚合器?一個跨鏈基礎設施?又如何?
這些代幣曾經之所以激動人心,是因為它們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屬於一個更大的運動—— 去中心化金融(DeFi) 。「做自己的銀行」,如果你不喜歡團隊的方向,可以用手中的治理代幣在 DAO 裡投票——你能影響未來!
那時,真的是一種革命感。
但現在, 人們已不再相信 DAO。 DeFi 代幣淪為一種投資資產,只看營收和手續費回報,徹底失去了敘事的性感。
當年,LINK、COMP、UNI、YFI 等項目發布時,它們是整個市場的先鋒,是 DeFi 的開拓者、第一批弄潮兒。它們代表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創新。
但如今,再出現一個新的 DEX、新的借貸協議、新的預言機或基礎設施項目——很難再激發人們的想像力。這難道就是加密逐漸「成熟」為資產類別所付出的代價?現在,X 平臺上的大多數新項目或 TGE 公告,幾乎沒有令人興奮的感覺。因為這些項目要麼只是對現有巨頭的邊際升級,要麼只是創始人和 VC 想通過發幣快速變現他們的 個人「大夢想」 ,而非服務社區。
我給項目創始人的建議是:投入時間和金錢,打造一個連貫的故事,並通過講故事來傳達遠大的夢想。營銷不僅僅是在 X 上發布付費技術帖子、漂亮的 UI 界面,以及通過社交媒體經理髮布一些表情包。
這確實很辛苦,但它會讓你脫穎而出。
投資者尋求遠大夢想的支持。然而,那些兜售遠大夢想的人往往缺乏技術創新的支持,或者純粹是騙子。
話雖如此,這裡有一些在推銷大夢想方面做得很好的項目(但不一定是最好的項目)。
那些擅長「販賣大夢想」的項目與代幣
SPX6900
說實話,我到現在也不確定這個代幣到底是幹什麼的。看起來只是個梗,對吧?但 Murad 是個講故事的高手,而這個代幣已經上漲了約 15,000% 。
他在 X 上置頂的帖子標題是:「 SPX6900 市值將達 1 萬億美元的 150 個理由 。」
要知道,這可是以太坊當前市值的兩倍!離譜?荒謬?也許吧,但誰在乎呢?關鍵是他讓社區的人 敢做夢 。
Murad 的敘事也是從那個老對比切入: 不投加密,AI 會取代你的飯碗,你就註定失敗 。你可能覺得這聽起來像傳銷,但他確實在死拿這些幣,而不像那些發完就砸盤的項目方。很多加密創始人應該向他學習。
(免責聲明:我自己並沒有持有 SPX6900。)
Pudgy Penguins
胖企鵝是我最喜歡的加密品牌,沒有之一。
你很難不喜歡它:可愛、價格上漲(我買 NFT 時是 $2000),而它的使命是 在元宇宙傳播正能量 。社交媒體上總播放量已經達到數十億次,胖企鵝是目前 最有機會成為加密行業對外形象代表 的項目。更重要的是, $PENGU 是唯一原生於 Web3 的頂級 memecoin ,不像 DOGE、PEPE、SHIBA 那樣是從 Web2 文化借來的。所以說,胖企鵝其實是我們整個行業的公關代表,幫助修復公眾對加密的負面認知。
Worldcoin
你可以不喜歡他們那顆讓人不適的 AI 虹膜掃描球,或是它高度集中的代幣模型,但有一點你無法否認: 他們的野心。
Worldcoin 的使命是構建一個全球性的身份與金融網絡, 將人類與 AI 區分開,並推動全球經濟參與。 這不正是加密最初的核心使命之一嗎?
Farcaster
Farcaster 的 X 簡介,可能是你能在整個加密行業裡看到最「沒野心」的一句話:「一個足夠去中心化的社交網絡。」
「足夠去中心化」聽起來平平無奇。但其實 Farcaster 靜悄悄地在做一件大事。它正在構建一個開放社交網絡——像 X 一樣好用,但抗審查、用戶真正擁有。它沒有把一切都搬上鏈來犧牲用戶體驗,而是精準地 只去中心化關鍵部分 :用戶名、消息內容、網絡讀寫權限。
這就足以保障自由,同時避免完全上鏈帶來的各種麻煩。任何人都能基於它開發新應用,沒有人能「封殺」你。是的,某些前端 UI 可能會封你,但你可以 隨時換平臺繼續發聲 。Base 把它原生集成到新版 App,已經證明 Farcaster 的方法行得通。迫不及待想看到它發幣。
Hyperliquid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但說實話,在 OKX 和 Binance 聯手打壓 Hyperliquid 之前,我還不算是真正的信徒。
如今, HYPE 已經不只是一個交易協議,而是一個去中心化交易運動 :要把所有交易從中心化交易所(CEX)轉移到鏈上(DEX)。
超越幣安。這野心不夠大嗎?這不夠讓你做夢嗎?目前 HL 在永續合約市場已經很強了,我相信它未來會在現貨市場也佔據主導地位。 Hyperliquid ,正在寫一個新故事。
Polymarket
在這個時代,製造虛假信息、散播假新聞所需的成本極低——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但要回答類似「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嗎?」這樣的問題,卻需要數十億美元的研究經費與漫長的時間投入。
真相的代價非常高昂。
而在這個充斥假新聞與 AI 垃圾信息的世界,真正了解「發生了什麼」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價值。Polymarket 已經證明了它的價值——在預測美國大選結果上,比傳統媒體更準確。這就是為什麼 Polymarket 是讓我敢於做夢的協議之一。期待他們的空投能早點到來。
Liquity
自從 Terra 崩盤後,大多數人已經放棄了構建「真正去中心化穩定幣」的希望。Maker 轉向了傳統金融和 RWA。甚至就連 Vitalik 曾力推的非法幣穩定幣項目 Rai,也改變了方向。
而 Liquity 可能是我們最後一個機會——去實現 一個真正去中心化、最小治理的穩定幣系統。 儘管 Liquity V2 正在緩慢發展,目前 TVL只有約 $1.36 億美元,LQTY 的市值也還不到 $1 億。從用戶採用來看,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們的野心,令人敬佩。
加密世界終有一天會再次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穩定幣。 Liquity,可能就是那個答案。
Fluid
我知道我是他們的品牌大使,但這正是因為 Fluid 是唯一一個我願意親自參與的項目。當他們宣布目標是 在交易量上超越 Uniswap ——儘管自己是個借貸協議時,我震驚了。但同時也深受鼓舞。而他們真的做到了:有那麼一天,Fluid 在以太坊上的交易量 短暫超越了 Uniswap 。
隨著 Fluid DEX Lite 的上線,我對他們的交易量、借貸 TVL、以及 FLUID 代幣價格的目標——就是 「 起飛 」。
提高你的目標
加密貨幣夢想的巔峰,是在 2017/18 年那一輪周期。
那時,每一個代幣都懷抱 宏大願景 :區塊鏈版的 Uber、Airbnb,物聯網(IOTA)、供應鏈管理(VeChain)、去中心化廣告市場(Brave)、去中心化銀行(Bankera)等等。但那時候,這一切僅僅停留在白皮書階段——沒有真正的技術支撐。
2020/21 年則不同:DeFi 與自我治理的理想,背後有智能合約與真實可用的 dApp 支撐。然而,DAO 治理和真正鏈上的去中心化至今仍未落地:DeFi 最終只是變成了鏈上的金融系統。
到了這輪周期,市場的焦點變成了 外部推動力 :ETF、現實資產代幣化(RWA)、合規監管。於是,我們 行業內部的夢想越來越小,價格目標也越來越保守 ——儘管這幾年一直有利好不斷。
我們正處在加密大規模普及的十字路口,但許多人卻不願抱有更大的夢想。你們所有的目標價,都定得太低了。 光是一家 NVDIA,其市值就超過了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 而且過去幾年裡,NVDIA 的股價還上漲了 604% 。
如今,加密正在越過「盧比孔河」:親加密監管政策落地,傳統金融加入賽道。 該做更大的夢了,把你的目標價提高 ——提高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