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川普槍擊受質疑 美國特勤局如何保護政要?

作者:第一財經 程程

美國前總統、共和黨人川普於當地時間7月13日傍晚在競選集會上遭遇槍擊。

儘管槍手——20歲的白人男性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被當場擊斃,但他是如何拿著一支AR式步槍,爬到一個距離集會講臺只有約150米的建築物的屋頂的?這引發了政府官員和民眾對於負責總統候選人安保的美國特勤局的質疑。

美國總統拜登14日表示,他已指示特勤局局長奇特爾(Kimberly Cheatle) 「對昨天集會上的國家安全進行獨立審查」。

執法部門消息人士稱,將審查特勤局是否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在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之前為其提供保護,以及特勤局是否按照程序對槍擊者所在的建築物進行了安全檢查。

有傳言稱,美國國土安全部多次拒絕為川普提供更強有力的特勤局保護。對此,美國特勤局發言人古列爾米(Anthony Guglielmi)在社交媒體X上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這絕對是錯誤的。事實上,隨著競選節奏的加快,我們增加了保護資源、技術和能力。」

儘管如此,由美國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監督委員會也表示,將傳喚奇特爾於7月22日出席聽證會並作證。

那麼作為眾矢之的特勤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它究竟是如何保護美國政要的呢?

暗殺案頻發促美國特勤局改制

美國歷史上有9位總統遇刺,其中4人遇難。可以說,美國特勤局的發展與美國總統及其候選人遇刺的歷史有著密切的關聯。

據特勤局官方網站,該機構於1865年成立,當時隸屬於美國財政部,負責打擊大量虛假貨幣在美國市場流通的問題。

然而,隨著1901年第25任總統麥金利在參加泛美博覽會時遭遇槍擊,特勤局首次被國會賦予了第二項使命:保護總統。當時,只有兩名男性被指派全職負責白宮特勤局。

1950年,杜魯門總統在白宮對面遭到波多黎各民族主義者的槍擊。受此影響,國會次年頒布法案永久授權特勤局保護總統、總統直系親屬、當選總統和副總統(即已經贏得選舉但尚未就職的候選人)。

而1958年頒布的《前總統法》則規定,從1965年開始,前總統及其配偶和16歲以下子女有權獲得終身保護。雖然柯林頓政府時期以削減開支為由將前總統的終身保護期縮短至卸任後的十年,但隨後歐巴馬撤銷了這一限制,恢復了前總統終身保護制。

而主要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被納入到特勤局保護範圍,則是始於1968年,受到了總統候選人甘迺迪參議員(Robert F. Kennedy)遇刺事件的影響。

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政府新成立國土安全部,特勤局改為由該部管轄。

目前,特勤局的主要職責分為「調查」 和「保護」兩部分:一部分是保護美國國家金融基礎設施和支付系統,另一部分是保護國家領導人、來訪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指定地點和國家特別安全事件。

而負責保護工作的員工中,主要分為負責保護總統等政要的精英特工(Special Agents)和負責政要所在的建築物和其他空間安保的著裝警察部(Uniformed Division),此外還有少部分員工負責行政、專業和技術。

據美國特勤局2023年年度報告,目前有近7800人為其工作,其中包括3600多名特工和1600多名著裝警察。

特勤局如何保護總統和前總統?

特勤局對總統的保護是24小時不間斷的,即便是在總統進行體檢或去洗手間時也是如此。

比如,直接保護過老布希、柯林頓和小布希三任總統的前美國特勤局員工艾美特(Dan Emmett)在其回憶錄裡寫到,由於柯林頓喜歡於早高峰時在市區跑步,特勤局每次需要安排4名特工和1名上司,他們需要有耐力陪柯林頓跑完,並且保留足夠的體力應對緊急情況。

總統所吃的食物均在特勤局的監督下準備。總統入住酒店時,特勤局會對酒店員工進行背景調查,有犯罪記錄者在總統入住期間不準上班,此外特勤局還會專門安排一名電梯修理工待命,以防總統被困。

總統出行時,特勤局通常會在活動前派出先遣隊評估活動地點,制定安全計劃。比如,特工將對該區域進行物理測量,確定所需人員,並與反狙擊手合作檢查附近的建築物及其與總統或總統候選人所在地之間的距離。此外,在安排路線時,特勤局需要確保路線距離創傷治療中心不超過10分鐘並隨身攜帶總統血液袋,以備不時之需。

對於已經結束任期的前總統們,特勤局的安保力度可能會減弱,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記者、白宮作家凱斯勒 (Ronald Kessler) 表示,小布希卸任時,受威脅程度非常嚴重,大約75名特工全天候輪班保護他和妻子蘿拉。

「通常最近離任的前總統外出時都會有四名特工隨行。」 凱斯勒說。「保護是24小時的,(特工)需要三班倒和休息日,所以特工總數很多。」

但與對總統實施的強制性保護不同,前總統有權拒絕保護。比如1985年,前總統尼克森取消了終身保護,隨後僱傭了私人保鏢,這也使他成為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取消特勤局保護的前總統。

川普是特勤局歷史上的”異類”?

川普的情況則顯得與眾不同。

前特勤局特工蒂姆·米勒(Tim Miller)稱,「小布希去了牧場,他的父親去了肯納邦克波特。從那時起,他們的生活就相對默默無聞了。前總統川普的情況並非如此。」他表示,川普是特勤局歷史上的「異類」(outlier),因為他不僅是前總統,還是現任總統候選人。

據媒體報導,在川普的大多數競選活動中,當地警察都會協助特勤局確保會場安全。如運輸安全管理局等國土安全部其他機構的特工偶爾也會提供幫助。

活動開始前,特工們會檢查會場是否有炸彈或其他威脅,特勤局通常會在川普開始講話前幾個小時封鎖入口。執法人員通常會設置障礙物作為警戒線。與會者只能攜帶小包並通過金屬探測器才能入場。

在川普遇襲的集會上,槍手所在的建築內沒有警力,並且該建築物位於安全警戒線之外。有媒體報導,目擊者曾警告附近警察稱,他看到一名槍手爬上屋頂,但警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並未立刻採取措施。

古列爾米稱:「特勤局已將該屋頂指定為當地執法部門的管轄範圍。」而巴特勒縣地方檢察官戈爾丁格(Richard Goldinger)則稱,「他們(特勤局和當地執法部門)在前一周開過會。特勤局負責安排一切,指定誰做什麼。」

戈爾丁格表示:「在指揮層級中,他們是最高層,是第一號人物。」

特勤局的困境

近年來,特勤局曾發生多次醜聞,引發了人們對其執行保護任務的擔憂。

2012年,在隨時任總統奧馬巴參加哥倫比亞美洲峰會期間,包括狙擊手、拆彈專家在內的至少11名特勤局特工涉嫌酒後召妓;2014年,一名受傷老兵跳過白宮圍欄,繞過數十名武裝特勤局官員進入白宮;2021年,一名特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指責正式宣布拜登勝選的議員叛國……

美國國家行政學院 (NAPA) 202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負責守衛白宮的制服警察部門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員工敬業度處於「令人擔憂的風險水平」。報告稱,「對於大多數官員來說,長時間、重複的工作已經成為一種苦差事,本研究中遇到的許多官員都面臨職業倦怠。」

但在其他方面,特勤局似乎並未有太多阻礙。

儘管特勤局用於保護行動 (Protective Operations)的資金通常變化較大,即在每個總統選舉年都會激增,次年下降,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年特勤局掌握了有史以來可支配的最高金額——2024財年特勤局的總預算為32.8億美元,較去年實際花費增長6.1%。

具體來看,該部門今年在保護行動上的預算為13.8億美元,較去年實際花費增長18.9%。其中,今年在「總統競選」和「國家特別安全事件」上的預算約為2.1億美元,而同樣是選舉年的2020年,這一項目的實際花費不足1.6億美元。

在工作量上,2023財年,特勤局負責保護包括總統和副總統在內的33人,支持了他們5200多次國內和國際訪問,這一數字較2019年即疫情前水平下降18.8%。

對於川普此次遇襲,曾負責保護總統候選人的前特勤局特工,現任紐約John Jay刑事司法學院講師的坎傑洛西(Anthony Cangelosi)表示,「我不喜歡做任何假設,但看起來確實犯了一些錯誤,而這些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 Related Posts

    川普關稅:一場單邊訛詐

    作者:劉奇超、王萌、沈濤;來源:第一財經 川普自1月20日就…

    維基解密、谷歌和比特幣:2011 年BTC面臨什麼挑戰?

    來源:Blockworks;編譯:陶朱,比特鏈視界 回顧 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川普關稅:一場單邊訛詐

    • By jakiro
    • 22 4 月, 2025
    • 1 views
    川普關稅:一場單邊訛詐

    維基解密、谷歌和比特幣:2011 年BTC面臨什麼挑戰?

    • By jakiro
    • 22 4 月, 2025
    • 0 views
    維基解密、谷歌和比特幣:2011 年BTC面臨什麼挑戰?

    美元信用被攔腰砍了一刀 黃金狂飆

    • By jakiro
    • 22 4 月, 2025
    • 0 views
    美元信用被攔腰砍了一刀 黃金狂飆

    川懟懟 到底能不能開除鮑老闆?

    • By jakiro
    • 22 4 月, 2025
    • 0 views
    川懟懟 到底能不能開除鮑老闆?

    VIRTUAL的投資價值

    • By jakiro
    • 22 4 月, 2025
    • 1 views
    VIRTUAL的投資價值

    論數字城邦的「格局」

    • By jakiro
    • 21 4 月, 2025
    • 5 views
    論數字城邦的「格局」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