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Timothée,DAT研究分析師;翻譯:比特鏈視界xiaozou
“我會開出對方無法拒絕的條件。”——Alt DAT以折扣價mNAV入場並向PIPE投資者提供即時解鎖條款
本文是為大家準備的DAT投資指南(避坑手冊)。
當前至第四季度的DAT市場將由採用PIPE發行機制的Alt DAT主導,因其具備最快上市速度並能對底層代幣產生即時規模效應。BTC/ETH賽道現已擁擠,SOL行情即將充分演繹,山寨幣板塊正蓄勢待發。
本文摘要:
關鍵DAT要素–參閱精美的投行對標表格。
附加問題–自問:最終所有者是誰?
DAT恐慌疑慮–部分有理多數無據,請自行研讀備案文件!
第四季度展望–發行盛宴落幕,真正贏家即將顯現。
為何Alt DAT紛紛布局DAT領域?簡單說來是受多重因素的驅動。
全新上市路徑:不是幣安,而是納斯達克!
回購銷毀機制,但能實現貨幣化!
下面分享一下我整理的Alt DAT數據。
部分Alt SPAC(例如瞄準ENA代幣的TLGY和瞄準ETH的ETHM)的目標是在年底前上線。雖然我個人比較看好TLGY,但其資金需待年底deSPAC完成後才能動用,在此之前推進媒體宣傳並不合理。
已上市公司追加比特幣策略(非純玩法)。這類主體(如SMLR)的溢價交易窗口期為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我認為長期而言這些標的將按淨資產價值折價交易,因投資者現擁有更多/更佳的風險敞口表達選項。
初期採用ELOC(應急信貸額度)而非PIPE的DAT項目(無法立即現金到位)。
需關注的關鍵事項
RDO代表即時解鎖。未註冊份額意味著需待註冊生效後解鎖(預計30-45天),但根據納斯達克新規,若PIPE部分以實物形式完成,現在可能需經股東投票表決(具體指引待發布)。
預融資權證通常用於避免超過特定持股門檻從而規避報告義務。
雖然權證常被用作增信工具,但這有助於DAT鎖定未來按特定價格融資的能力——例如當mNAV轉為折價時。
你可以假設99%的PIPE投資者將在解鎖時拋售。
部分運作方通過大規模融資與高流通量獲取WKSI(知名成熟發行人)資格,從而立即啟動ATM(按市價發行)機制並變現溢價(我們在BMNR、SBET案例中見過此模式,OCTO很可能效仿之)。
結構至關重要:注意每股淨資產價值(NAV)及其是否面臨權證等未來稀釋風險。
關注DAT支付投行費用的具體金額。當前規模不足1億美元的DAT往往因支付過高費用而難以順利啟動。投行效果因人而異——部分擅長品牌塑造,精於結構設計,另一些則專攻殼資源獲取等。
需補充的數據維度/盡職調查關鍵問題
關鍵發言人(注意力回報率) :誰具備驅動市場認知的能力?擁有分銷渠道固然重要,但能否講述正確故事同樣關鍵。並非人人都能成為Tom Lee(Fundstrat Capital創始人),但草根增長也無需此等重量級人物。例如BONK的DAT項目SHOT就擁有核心貢獻者Nom。
財庫管理 :此項支出金額及是否對現金流造成拖累?
流動性 :流通量與交易量佔募資規模的百分比。
買入壓力 :淨新增募資金額佔代幣流通市值的比重——多少算過量?產生實質影響的最低要求是多少?10%?20%?
標的公司業務 :在DAT完全剝離傳統業務前,標的方是否存在或有負債或長尾風險?
基金會參與 :該DAT是否獲得基金會支持,抑或是眾多同類項目之一?
回購機制 :該DAT是否將部分募集資金用於防禦性回購?是否為此另設權證或可轉債資金池?
未來戰略 :若DAT對PIPE採取一次性現金收割策略,需警惕標的公司或接任團隊(或基金會)的主動溝通。這並非加密領域遊戲,將引發現實世界後果。
面向散戶的公關/投資者關係 :若DAT將數據指標置於敘事邏輯之前,則其策略存在謬誤。請查閱其推文,你認為執筆人與目標受眾分別是誰?Alt DAT首先需在認知度層面競爭,且首要爭奪的是散戶注意力。
核心質疑與反證
mNAV正在壓縮 –確實如此,缺乏競爭力無法成為頭部的項目理應如此。ETH面臨此狀況源於ATM機制過度稀釋+整體市場動態。但需自問:您是否相信某DAT能在數月內實現每股價值增長(相較持有現貨)?若然,則折價mNAV正是你的機遇。DAT 項目天生存在差異 ——BTC/ETH/SOL賽道應有1個頂級贏家,Alt賽道則取決於各項目講述故事的能力。
這是個龐氏騙局 –我們尚未見到瘋狂槓桿湧入這些DAT項目(因其多數通過股權融資)。即便發生,也不會引發瘋狂連鎖效應,而更可能出現類似消化不良的緩速停滯——低效DAT或需出售代幣回購股份,從而對代幣價格造成下行壓力。
他們在向散戶拋售 —你需相信納斯達克擁有更嚴格的上市標準。那些強行注入鎖定期代幣的項目將表現不佳。市場已洞察此現象(感謝各位的貢獻!),我確信上市時價格將由市場仲裁機制決定。
我對第四季度的看法
BTC/ETH/SOL賽道基本飽和,除非出現區域性玩法,否則不應期待會有過多超競爭性新項目湧入。
我們將看到若干基金會支持的TOP50 DAT項目,總募資額(含實物出資)預計維持在2.5億美元區間。
mNAV壓縮疊加實物出資潛在限制,意味著傳統VC可能不再參與此類交易導致資金枯竭。這將無意間導致殼公司價格同步下行。
結構設計決定成敗——我們將很快見證七八月啟動的DAT項目中哪些具備長期成功潛質(體現於Q4表現):能否獲得實質性媒體關注?能否在解鎖後資本結構下持續運營?
我對SPAC模式並不非常樂觀——除非擁有全明星團隊並能講述高度差異化的故事。可參考ETH DAT領域BMNR領先的競爭格局,BTC載體項目亦將類似:若挑戰王者(MSTR),務必一擊即中。
我依然相信DAT對加密領域整體利好,前提是其能從股權市場募集淨新增資本,並以此為自身生態系統打造飛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