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蕩盡頭的曙光:BTC的回調正為下一波大幅上漲鋪路

原標題: 動蕩盡頭的曙光II

作者:Jordi Visser,華爾街專家,比特幣的無聲IPO作者;編譯:比特鏈視界

4月8日,當關稅與「解放日」引發的恐慌達到頂點時,我在Substack上發布了一篇題為《動蕩盡頭的曙光I》的文章。當時標普500指數已下跌20%,經濟學家紛紛預警衰退,市場被恐慌情緒主導。我在文中提出,這場人為引發的拋售將成為絕佳的買入機會——核心驅動力是AI,六個月後我們會發現,相較於AI的飛速發展,當初的恐慌完全站不住腳。

最終,事實正如我所料。市場觸底回升,風險資產大幅反彈,AI敘事加速推進,人們也逐漸適應了新的市場環境。

隨後在11月,當比特幣社群因幣價橫盤整理、表現不及股市而陷入絕望時,我又撰寫了《 比特幣的無聲IPO 》一文。我認為,比特幣在其他資產上漲時的磨人橫盤並非弱勢表現,而是必要的籌碼派發階段。早期的巨鯨們終於迎來了流動性釋放的機會,借著ETF和企業財庫帶來的強勁機構買盤,有條不紊地減持離場。這就像傳統IPO的鎖定期到期,過程令人不適、磨人耐心,但從長期來看對市場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如今,這場橫盤格局已然打破。隨著股市(尤其是散戶扎堆的投機性AI概念股)終於開始回調,無聲IPO引發的籌碼派發進一步加劇了比特幣的跌幅。我在上周末的周度視頻中也重點提到了這一點。此次下跌使得比特幣今年的漲幅轉為微弱負數。此前讓加密貨幣社群倍感挫敗的「認知失調」,如今已演變為真切的看空情緒與疑慮。「解放日」時期的樂觀仿佛成了遙遠的回憶,關於「四年周期終結」的討論愈演愈烈,「比特幣已失去上漲潛力」的論調在X平臺(原推特)上不斷迴響,就連那些堅持「這次不一樣」的人也開始投降認輸。

此次下跌使得CoinMarketCap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跌至15,與「解放日」前後的低點持平。所有希望似乎都已破滅。正因如此,是時候推出《動蕩盡頭的曙光II》了。和「解放日」時的核心觀點一致,我依然認為,所有資產的走勢都受AI發展的驅動——未來幾年,所有投資者終將意識到,他們錯過了一個敘事,最純粹的AI敘事標的是比特幣。

比特幣白皮書與2009年雷納-馬達萬-吳(Raina–Madhavan–Ng)的研究論文(首篇證明GPU可將深度學習速度提升70倍以上、進而開啟現代GPU驅動機器學習時代的開創性研究)幾乎誕生於同一時期。兩者均屬於指數級創新,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指數級創新降低了人們的辦公室辦公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整體就業需求。它加劇了財富分配不均,迫使全球各國政府持續維持財政赤字,並推動金融資產價格上漲——這本質上是一種「全民基本收入」(UBI)的形式。如今的全民基本收入並非來自政府的支票,而是「全民貝塔收益」:你的財富會自然增長,因為整個系統別無選擇。對於沒有資產的人來說,政府轉移支付將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全民基本收入。這造就了我們常聽到的「K型經濟」,大多數人因生活負擔加重而感到憤怒——既要擔憂失業風險、承受企業招聘縮減帶來的薪資壓力,又要面對政府「全民基本收入」政策引發的通脹。比特幣將從這種螺旋式上升的局面中受益:在人工智慧開始重塑資本主義與公開市場之前,它仍會與風險資產保持相關性。穩定幣與人工智慧代理的結合將提升貨幣流通速度,降低槓桿需求;而資產代幣化則能讓房地產、私人債務、私募股權、風險投資等流動性低下的集中型資產實現7×24小時自由交易,從而減少支撐這些資產價格所需的槓桿規模。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其通縮效應將逐漸顯現。2026年,人工智慧藥物研發、自動駕駛計程車和人工智慧代理將推動企業利潤率提升,同時商品化智能引發的競爭將加速,進而帶動相關資產價格上漲。

而當下最有趣的一點是:人們此前還在抱怨比特幣未能跟上股市的上漲步伐,如今它終於展現出了應有的表現。隨著股市(尤其是泡沫化的散戶AI概念股)回調,比特幣同步下跌。「無聲IPO」期間讓所有人困惑的「背離行情」已然終結, 比特幣重新回歸風險資產的屬性,其走勢與增長預期及流動性環境緊密相關。在我看來,這將為新一輪上漲趨勢積蓄必要的購買力與動能。

這意味著, 當我展望2026年的市場格局時,再次看到了「動蕩盡頭的曙光」。就像4月的關稅恐慌為那些能穿透恐懼的人創造了買入機會一樣,此次比特幣與整體風險資產同步走弱引發的回調,正在為下一波大幅上漲鋪路。

為何比特幣與股市同步波動實則是看漲信號?

一個長期存在的誤解是:比特幣應該脫離傳統風險資產獨立運行。主流敘事認為,比特幣是數字黃金,是對衝現有體系風險的工具,與股市無關。因此,若比特幣隨股市一同下跌,就意味著「出了問題」。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比特幣是一種風險資產。 我曾在Substack文章《是的,維吉尼亞,比特幣是風險資產》中明確闡述過這一點。

誠然,比特幣具有價值存儲屬性,也實現了去中心化。但從市場心理與資金流動的角度來看,比特幣的表現更像是高貝塔係數的風險資產。ETF買家會將比特幣與股票一同納入資產配置,當他們進行組合去風險時,比特幣會與股票同步被減持。散戶交易者會用同一筆資金同時參與加密貨幣與股票交易。即便是那些擔憂法幣貶值的投資者,也會在經濟強勁、現金流充裕的時期更積極地增持比特幣。

因此,當納斯達克指數下跌時,比特幣會跟著下跌;當AI概念股受挫時,比特幣也會受到衝擊。這並非缺陷,而是特性——考慮到比特幣的持有者結構,這種表現完全合乎邏輯。

而這之所以是看漲信號,原因在於:若比特幣與風險資產同步波動,那麼比特幣的前景就與風險資產的前景緊密相連。這意味著,要理解比特幣的未來,我們首先需要明確股市的走向。

接下來我將解釋,為何我對2026年的風險資產前景極度樂觀。

2026年市場格局:財政、貨幣與AI的三重共振

市場總是在憂慮中攀升。 當前的憂慮主要源於AI泡沫擔憂、衰退預期與加密貨幣悲觀情緒,但2026年的市場布局極具吸引力。

財政支持持續發力。 《基礎設施法案》《晶片與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並非空洞的政治口號,而是數萬億美元規模的支出計劃,正在創造真實的經濟活動並維持財政赤字。「大漂亮法案」為中期選舉提前布局,數據中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設,半導體工廠紛紛落地,電力基礎設施也在升級改造。

美聯儲擁有寬鬆空間。 目前通脹處於可控範圍,今年薪資、房價與油價均面臨壓力,因此即便關稅影響逐步顯現,結合勞動力市場的疲軟態勢,通脹水平仍將保持穩定。人工智慧既是通縮力量,也會加劇勞動力市場的疲軟。

AI突破性進展即將到來。 過去一年,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而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見證切實的、改變現實世界的突破性成果,這些成果將吸引主流關注:

  • 人工智慧藥物研發:首批由AI發現的藥物已接近臨床試驗階段。一旦傳來積極消息,其對醫療健康行業與經濟生產力的影響將極為深遠。截至11月,製藥股迎來了30年來表現最佳的相對收益月份,每家製藥企業都將爭相把AI融入研發過程,數十億美元資金將流入AI醫療領域。

  • 自動駕駛汽車:在經歷了多年「還有五年就能實現」的預言後,我們終於迎來了拐點。Waymo正在擴大運營範圍,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FSD)技術持續迭代,中國企業也在大規模部署自動駕駛計程車。2026年,當自動駕駛汽車在主要城市普及後,關於人形機器人的投機熱潮將爆發。

  • 人工智慧代理與生產力提升:能夠自主執行複雜任務的人工智慧代理將在各個領域普及——企業軟體、客戶服務、創意產業等。這將為整個經濟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推動企業利潤率擴大。人工智慧讓所有企業變得更高效、更多產、更盈利。

製造業正在擴張。 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建設熱潮正推動美國製造業復甦。在經歷多年萎縮後,製造業已顯現復甦跡象。我相信,在上述多重催化劑的推動下,2026年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將回升。從歷史數據來看,當PMI上升時,加密貨幣(尤其是山寨幣)往往表現極佳。

空頭會高呼「AI泡沫要破裂了!」或許確實如此。但泡沫的持續時間與上漲幅度往往超出所有人的預期。網際網路泡沫並非在1997年估值首次出現離譜跡象時破裂,而是在三年後的2000年3月才觸及峰值。1994年底至1999年底,納斯達克100指數(即QQQ)上漲了800%,而過去五年QQQ的漲幅還不到100%。相較於網際網路泡沫,當前的AI熱潮根本算不上泡沫。即便我們正處於AI泡沫中,也只是處於早期至中期階段——主流人群尚未完全入局,你的親戚不會在感恩節聚餐時打聽AI股票,而這種場景往往出現在泡沫後期,我相信加密貨幣也會遵循類似規律。

此外, 泡沫破裂需要催化劑,通常是美聯儲在經濟疲軟時激進加息。但美聯儲已經完成了本輪加息周期,2026年可能會採取寬鬆政策,而非開啟新的加息周期。目前並不存在引發泡沫破裂的典型催化劑。

比特幣2026年的核心催化劑

若2026年風險資產表現強勁,作為高貝塔風險資產的比特幣理應大幅跑贏。而以下幾個比特幣專屬催化劑,讓其上漲布局更具吸引力。

《Clarity法案》。 多年來,監管不確定性一直是加密貨幣市場的拖累。預計將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通過的《加密貨幣清晰法案》,將提供明確的監管框架,釐清管轄權歸屬,消除讓機構投資者望而卻步的法律模糊地帶。包括部分最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和養老基金在內的「等待監管明確」陣營,終將獲得入市許可。屆時,我們目前所見的ETF資金流入,與即將到來的資金洪流相比,都將顯得微不足道。

資產代幣化規模擴大。 大型金融機構正在推進國債、房地產、大宗商品和股票的代幣化進程。摩根大通、貝萊德、富蘭克林鄧普頓等機構都在搭建代幣化平臺。這驗證了整個加密貨幣基礎設施的價值,證明區塊鏈並非僅適用於「數字黃金」。隨著代幣化規模擴大,流動性低下的資產開始7×24小時交易且槓桿需求降低,比特幣作為中性結算資產的作用將愈發凸顯,成為數字金融領域的「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協議(TCP/IP)」。

穩定幣加速普及。 這是最被低估的看漲因素。穩定幣的全球採用率正在爆發式增長,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泰達幣(Tether)和USDC正成為全球經濟大片區域的美元支付通道:當奈及利亞人收到USDC而非奈拉作為報酬,當阿根廷企業持有美元計價的穩定幣而非比索,當跨境支付通過穩定幣而非代理銀行進行時,加密貨幣基礎設施已成為全球貿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穩定幣與比特幣並非競爭對手,而是一個二元體系。穩定幣充當數字經濟的交換媒介,比特幣則扮演價值存儲的角色。隨著更多經濟活動與資金流入數字經濟,其中相當一部分自然會流向比特幣。你可以將穩定幣視為數字世界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而代幣化則是將傳統法幣資產引入該系統的橋梁。這將形成強大的網絡效應:穩定幣的普及將把數百萬新用戶帶入加密貨幣生態,這些用戶在脫離穩定幣後,終將需要一個長期的價值存儲渠道,而比特幣將成為默認選擇。穩定幣增長帶來的網絡效應,將以難以量化卻不容忽視的方式加速比特幣的普及。

歷史模式重演

數十年的市場經驗告訴我:初始低點往往會被重新測試。我們在4月就見證了這一點——市場觸底、反彈,隨後重新測試低點,接著便開啟了大幅上漲。這是市場構建支撐位、清洗弱勢持有者的正常且健康的模式。

我預計比特幣也可能遵循類似路徑。 我們很可能已經出現了初始低點 ,但未來幾周仍有可能重新測試該低點。隨著最後一批弱勢持有者投降,可能會出現另一波拋售潮,甚至可能出現短暫將比特幣推向更低水平的「最終清洗」。

若重新測試低點的情況發生,那將是本年度的絕佳機會。因為在低點重測過程中,那些錯過第一次底部的聰明資金將獲得第二次入場機會。而成交量萎縮、恐慌情緒減弱的低點重測,將證實初始低點就是真正的底部。不過我並不建議坐等低點重測——我認為當前比特幣與股市的這一區間,正是在恐懼情緒濃厚、貪婪情緒低迷時把握機會的理想時點。

比特幣今年以來呈現下跌態勢,「無聲IPO」引發的早期巨鯨減持可能尚未完全結束,但已取得顯著進展。比特幣的持有結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分散,散戶投資者看空離場,ETF買家耐心增持,擔憂法幣貶值的投資者持續系統性加倉,發展中國家正穩步將比特幣作為金融基礎設施加以採用。

與此同時,2026年的市場布局堪稱絕佳:財政支持持續發力,貨幣政策提供助力,人工智慧突破性進展將推動投機熱潮與實際盈利增長,製造業正在擴張,《加密貨幣清晰法案》將帶來監管確定性,資產代幣化規模擴大,穩定幣普及將強化網絡效應。

比特幣與風險資產同步波動,而風險資產已為2026年的強勁表現做好準備。因此,比特幣也已具備2026年大幅上漲的基礎。

曙光就在前方

我總會回想起「解放日」時期的場景:標普500指數下跌20%,經濟學家預警衰退,人們恐慌性拋售。當時我提出,六個月後回望,我們會發現當初的恐慌毫無根據。事實證明我是對的。

如今,我對比特幣抱有同樣的看法。誠然,此次回調令人痛苦,市場情緒極度糟糕,恐懼與貪婪指數跌至15,與「解放日」低點持平。但牛市中的回調總讓人感覺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總讓人覺得「這次不一樣」,總讓人相信上漲行情已經終結。

但對於那些能穿透恐懼的人來說,這些回調永遠都是買入機會。

在我的交易生涯中,我經歷了無數次危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8年巴西金融危機、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解放日」恐慌——我深知,這些令人不安的時刻,從未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可怕。一個核心真相始終未變:如果你能擺脫恐懼,這些時刻將帶來最優質的投資機會。

比特幣並未崩潰,數字資產也不會消亡。 當前正在發生的一切,都是理應發生的:一種不斷成熟的風險資產,仍在從2022年的寒冬中復甦,目前正伴隨不確定性與倉位調整,與其他風險資產同步回調。與4月不同的是,此次回調範圍更窄,主要集中在成長股與加密貨幣,而非全面的市場恐慌——這更為健康,意味著市場正在進行差異化定價,也意味著當復甦來臨時,上漲可能會更迅猛、更具針對性。

對於那些能夠洞察機會的人來說,現在正是增持的時機。並非魯莽加倉,並非加槓桿操作,並非投入輸不起的錢,而是基於基本面、秉持信念,審慎且堅定地布局。

在人工智慧驅動投資超額收益的背景下,市場將會波動劇烈。各國政府在應對這一顛覆性力量時面臨重重挑戰,未來難免會出現令人恐慌的時刻,疑慮也會持續存在,媒體頭條將充斥著關於崩盤與熊市的喧囂。請忽略這些噪音,聚焦基本面:人工智慧是我們此生見證的最重要、最強大的創新,它將在未來幾年為我們帶來更美好的日子。

當所有人都看到曙光時,再布局就為時已晚。如今,加密貨幣市場的恐懼與貪婪指數低至15,市場參與者紛紛投降,隧道依然黑暗——但機會就在此刻。

六個月後,就像「解放日」時那樣,比特幣的市場敘事將截然不同。當我們回望當前的價格與情緒,會不禁疑惑:當初我們為何會產生懷疑?

曙光已然存在。你只需願意去看見它。

  • Related Posts

    加密市場宏觀研報:AI泡沫、利率重定價與周期切換

    摘 要 2025 年末,加密市場處於高度宏觀化驅動下的深度震…

    BTC觸及8.9萬創下新低點 從鏈上鏈下數據看市場反應

    來源:Glassnode;編譯:比特鏈視界 本文要點: 比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Fusaka升級 讓以太坊以現金流為導向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2 views
    Fusaka升級 讓以太坊以現金流為導向

    Ray Dalio:巨大的泡沫和財富差距帶來的巨大危險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0 views
    Ray Dalio:巨大的泡沫和財富差距帶來的巨大危險

    DAT模式正經歷一場巨大的市場考驗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0 views
    DAT模式正經歷一場巨大的市場考驗

    穩定幣不「穩定」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0 views
    穩定幣不「穩定」

    Pantera:隱私復興 區塊鏈的下一個時代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2 views
    Pantera:隱私復興 區塊鏈的下一個時代

    比特幣連跌 現貨ETF成抽血主力 財庫公司紛紛賣幣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0 views
    比特幣連跌 現貨ETF成抽血主力 財庫公司紛紛賣幣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