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NingNing
坎昆升級之前,L2 的高峰期 Gas 消耗,佔以太坊主網總 Gas 的比例為 15.5%,絕大部分時間處於 10% 以上;坎昆升級升級之後,L2 的 Gas 消耗佔比斷崖式腰斬再腰斬,自 8 月以來一直處於 1% 上下小幅波動。
當初為了應對 Celestia 的 DA 價格戰和基於對應用型 Rollup 爆發式增長的樂觀預期,坎昆升級 EIP4844 在新增了專門的區塊空間 Blob 存儲 L2 狀態數據的同時,在 Blob 的定價機制的設計上也致力於降低 L2 繳納的 DA 費用。
例如,Blob 空間市場的 Base Fee 從 1 Wei 計價,空間不足時,每個區塊上調 12.5% 的 Gas 費,這讓對 Blob 空間的有效定價很難形成。
更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預期中的應用型 Rollup 爆發式增長,竟然戛然而止。
這兩點,共同導致了現如今以太坊主網失血補貼 L2 的局面。因此以太坊社區開始有人呼籲修改 Blob 的定價機制,向 L2 徵收更多的 DA 稅,銷毀更多的 ETH,讓以太坊的供應再回通縮狀態。
怎麼看待這些以太坊社區的聲音呢?個人認為相比恢復穩定幣支付網絡的領先地位、重振以太坊主網在長尾資產發行和交易市場的壟斷地位,這的確是一條增強以太坊價值捕獲能力的捷徑。但如社區反對的聲音所說,有點急功近利,讓二級市場代幣的短期波動過度影響協議的發展方向並不是什麼好事。
不知道為什麼,與其他 PoS 公鏈社區相比,以太坊社區對通縮有一種病態的迷之熱愛,潛意識裡將通縮與幣價上漲正相關。但事實上在減半之後比特幣的實際年化通脹率也有 0.84%。而其他主流 PoS L1(Solana、波卡、Cosmos)的原生代幣年化通脹率一般處在 7%~15% 之間。
在簡單的事和正確的事之間,我們應該選擇正確的事;在長期主義的窄門和短期收益的寬門之間,我們應該選擇窄門。總之,以太坊的未來,在於鏈抽象、EOA 地址智能錢包化、模塊化、單區塊確認性等等技術迭代引發新一輪的應用層創新 Summer,並不在於在當下徵收更多的 DA 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