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贏得SEC調查階段性勝利 美國監管風向或改變

作者:Mia,ChainCatcher

繼以太坊ETF獲批後,以太坊再次贏得了公眾視野裡階段性的勝利。

6月19日,以太坊基礎設施開發公司Consensys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我們很高興地宣布以太坊開發者、技術提供商和行業參與者取得了一項重大勝利: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執法部門通知我們,它正在結束對Ethereum 2.0的調查。這意味著SEC不會提出指控稱ETH的銷售是證券交易。」

這場為期14個月的調查終於告一段落,贏得了一個滿意的進展。

SEC調查始末

據知情人士披露,這場調查始於2022年9月ETH轉POS不久後。

當ETH區塊鏈轉向「權益證明」,以太坊擺脫了比特幣使用的能源密集型模型,轉而採用依賴於可信驗證者網絡的模型,並為SEC提供了一個新的藉口來嘗試將以太坊定義為一種證券。

對此,ConsenSys發言人表示:「看一下Hinman主任在2018年的講話就會明白,當時他說以太坊不是證券,他並沒有把PoW 或PoS作為依據,共識機制無關緊要。」

早在2018年,時任SEC金融部主任的William Hinman就曾發表過重要講話,明確表示以太坊不被視為證券。現任SEC主席Gary Gensler,在擔任SEC主席之前,也曾在國會作證時表示ETH不是證券。

突如其來的調查無疑引發了公眾爭議,將SEC推上風口浪尖。

各大加密領袖人物開始公開抨擊SEC。

Coinbase 首席法務官 paulgrewal.eth 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數百萬美國人持有 ETH,自 2015 年推出以來,ETH 一直對加密貨幣領域至關重要,ETH 是一種商品,而不是一種證券,這也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多年來一直採取的立場,SEC 沒有充分的理由拒絕 ETH ETF 申請。

ETH ETF獲批的前提本就是ETH作為商品的假設,而隨著今年5月ETH ETF 的申請通過,ETH 的商品屬性再次得到證明,也意味著該機構將結束對以太坊2.0的調查,這也使得這場調查顯得更加「無釐頭」。

SEC似乎也意識到了這點,最終放棄調查。

SEC走向溫和

自Gary Gensler上任以來, SEC似乎一直被視為「加密世界的公敵」。

每當SEC對某些項目或知名人士進行調查或採取行動時,市場往往會因此出現波動,甚至導致一輪行情下跌。

從2021年4月擔任SEC主席至今,Gary Gensler任期已過大半。在其任期內,Gary Gensler主導了針對多家知名加密企業的案件,包括幣安、Coinbase、Kraken以及FTX等。這些案件涉及的問題包括市場操縱、未經註冊的證券發行、違反反洗錢法規等。這些行動使得加密企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監管壓力,同時也引發了業內對於監管尺度和範圍的討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密用戶似乎也開始免疫,而SEC對於加密的態度似乎在加密行業的軟磨硬泡中走向了溫和化。

面對爭議和質疑,Gary Gensler和SEC也在努力調整自己的監管策略和言論。他們開始更加關注與加密行業的溝通和合作,試圖找到一種既能保護投資者權益又能促進市場發展的監管方式。

在「整頓」加密行業的同時,SEC一直在致力於加密金融與傳統金融的融合。

今年1月,比特幣現貨ETF上市;5月,SEC也批准以太坊現貨ETF的19 b-4文件,這兩件事促進加密行業和主流金融的融合。

對於近期SEC在加密領域的溫和舉措,香港區塊鏈律師吳文謙認為「SEC監管態度似乎出現了風向轉變的苗頭」。

吳律師表示,「上月SEC正式通過以太坊現貨ETF的19 b-4文件的決定,儘管在法律上ETH是否屬於證券仍存在一定爭議,但這一舉措無疑為加密貨幣行業帶來了一絲暖意。這一撤銷調查的決定,雖然在法律上對於監管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可能不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但它無疑被視為監管方向可能發生轉變的一個重要信號。

考慮到今年美國大選將至,政策方向的確有可能出現重大轉變。在這樣一個背景下,SEC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態度調整,或許預示著未來更加開放和包容的監管環境。對於加密貨幣行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期待的積極信號。」

6月20日,福布斯商業記者 Eleanor Terrett 透露,Consensys 創始人 Joseph Lubin 表示,公司仍計劃繼續推進訴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決定結束對以太坊為期 14 個月的調查是一個受歡迎的進展——這是必要的,但還不夠。必須有比突襲更好的市場監管方式。我們希望一些美國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的對抗情緒開始減弱,並且國家投資者保護策略將從當前的遊擊戰術中演變出來。在此之前,我們將在德克薩斯州繼續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訴訟,因為我們致力於為所有人爭取更多的法律明確性。」

面對野蠻生長的原始加密社會,相應的監管和調整無疑是必經之路。

正如Lubin所言,只有通過法律手段明確界定監管範圍和尺度,才能真正促進加密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而監管機構與加密行業應該找到更好的市場監管方式,而不是突擊檢查。

  • Related Posts

    川普推翻美國國稅局規則對加密領域的影響有多大?

    作者: Token Dispatch, Prathik De…

    PoW挖礦不構成證券發行 無需登記 看美SEC怎麼說的

    來源: 美國SEC公司金融部 ;編譯:AIMan@比特鏈視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論數字城邦的「格局」

    • By jakiro
    • 21 4 月, 2025
    • 2 views
    論數字城邦的「格局」

    關稅戰之後:全球資本再平衡將如何影響比特幣

    • By jakiro
    • 21 4 月, 2025
    • 3 views
    關稅戰之後:全球資本再平衡將如何影響比特幣

    以太坊的十字路口:重構 L2 生態的戰略突圍

    • By jakiro
    • 21 4 月, 2025
    • 2 views
    以太坊的十字路口:重構 L2 生態的戰略突圍

    以太坊正醞釀一場以 ZK 技術為主導深層次的技術變革

    • By jakiro
    • 21 4 月, 2025
    • 3 views
    以太坊正醞釀一場以 ZK 技術為主導深層次的技術變革

    BTC 2025 Q3展望:加密市場行情何時再登頂?

    • By jakiro
    • 21 4 月, 2025
    • 2 views
    BTC 2025 Q3展望:加密市場行情何時再登頂?

    Base正在”竊取”以太坊的GDP嗎?

    • By jakiro
    • 21 4 月, 2025
    • 2 views
    Base正在”竊取”以太坊的GDP嗎?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