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劉教鏈
啪啪打臉。
3月13日晚間近10時(UTC+8),以太坊主網迎來重要升級:坎昆升級。其中激活一項重要協議,EIP-4844 proto-danksharding(原型階段的數據分片)。
一如既往的,市場把成功升級視為利好出盡。3月12日ETH摸到了局部高點4090刀。升級之後兩天,3月15日開盤已經回落到3845刀,距最高點跌幅已近6%。
而從邏輯上應該被以太坊擴容所阻擊的「敵人」——新公鏈的代表——Solana,卻從3月11日開盤143刀開始發動行情,向上猛攻,至15日開盤已到167刀,毫不停歇,反而進一步加速,至本文撰寫時,更是日內爆拉10%,一度突破180刀近期高點,距離2021年1月歷史高點259刀僅有一步之遙。從143到180,短短5天功夫,爆拉超25%。
Solana用拉盤甩了以太坊及其小弟L2(二層)們一個響亮的耳光。
耳光響亮,繞梁不絕。
於是就馬上有高明的KOL(意見領袖)站出來表態了:市場永遠是正確的。坎昆升級,讓以太坊退化成了區塊出租者,應用稅轉給了L2小弟們,但是無奈小弟們不爭氣,沒有一個能打的。於是被Solana打得落花流水、丟盔棄甲。
市場定價總是有效的、正確的,這是著名的有效市場理論。市場常常出現定價錯誤,創造了投資機會,這是價值投資者所信奉的理論。
也許關鍵在於,韭菜們信哪個。
如果韭菜們相信市場永遠正確,那麼就給莊家拉高出貨創造了收割機會。
以太坊升級,Solana大漲。背後的原因可以有三種:
一:以太坊升級已經宣告了擴容路線的失敗,證明了新公鏈崛起和以太坊的沒落。二級市場正確地發現了這一點,並通過價格反映了出來。
二:以太坊擴容路線是成功的、務實的,新公鏈們沒有幾年蹦躂的時間了,以太坊終究要統治智能鏈的市場。二級市場誤判了這一趨勢,出現了暫時性的錯誤定價。
三:以太坊沒有失敗,但是其成功仍不為人所認識,而挑戰者將會失敗。莊家對此有更為深刻、透徹和領先的認知,於是要趕在市場醒悟過來之前,好好利用這個窗口期,拉盤出貨,在高位把項目交到韭菜們手裡。這樣的話,新公鏈在二級市場就會出現迴光返照般地奇蹟上漲,吸引韭菜高位接盤。
那麼目前的情況,屬於哪一種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自由心證。
在粗糙的加密市場上,宣揚己方正義的方式簡單粗暴而往往有效,那就是「拉盤」 —— 就像古代興師徵討時所舉起的一桿大旗。
大旗之下,民心歸附。拉盤之上,蜂擁而至。
ETH的持有者一日不改其志,一日不變心,一日不割ETH換倉新公鏈,那就一日不停拉漲,一直拉到你信仰改變、割肉換倉、生生漲服為止。
此情此景,誰還關心什麼「宕機鏈」?
是的,這個局早已布下。早在2023年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加密投資機構主流意見的投研機構Messari」,就「在其年終報告裡」,「強烈表達了看好Solana、看空以太坊的觀點」。(出處同上)
論去中心化,EOS不比Solana更去中心化?論性能,EOS不比Solana性能更高?說Solana能顛覆以太坊,EOS一百個不服氣。但EOS就是敗了。生不逢時也好,自作自受也罷,手裡拿著從韭菜那裡募集的大量BTC的Block.One,舒服躺平,混吃等死,哪裡還關心EOS本身之成敗?
簡單觀察一下當下的實際數據:
Solana網絡大約3000 TPS。一筆鏈上tx的gas fee大概是0.000005 SOL,按現價$179計算約等於$0.0009不到$0.001。
以太坊L1網絡約15 TPS。gas fee約55 Gwei,按現價$3765計算約等於$4。
以太坊L2網絡,以Optimism為例,不到10 TPS。gas fee約為0.011 Gwei,折合$0.0009,不到$0.001。
以上,TPS不是網絡最大設計容量,而是實際交易速率。如果鏈不活躍,那麼不管鏈能夠承載多大的交易量,其實際TPS都比較低。
以太坊從ETH2.0計算分片+數據分片的擴容路線,取捨而成為數據分片+L2的新擴容路線。坎昆升級,只是數據分片的前奏。真正的一層分片,還需要後續的升級,實現「大爆發」(The Surge)路線圖中最終超10萬TPS的目標。
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當終達目的地的一天,你也許又會懷念,藍天白雲的舊時光,耳邊響起熟悉的旋律:
「那時候天總是很藍 / 日子總過得太慢 /
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 / 轉眼就各奔東西 /
誰遇到多愁善感的你 / 誰安慰愛哭的你 /
誰看了我給你寫的信 / 誰把它丟在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