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股聯動戰略解析之一:概念、背景與核心邏輯

作者:張烽

近年來,一場名為「幣股聯動」的金融革命正在全球資本市場悄然上演,正從金融創新演變為上市公司價值增長的核心戰略。

從美國軟體公司MicroStrategy大規模購入比特幣,到香港博雅互動轉型Web3領域配置加密資產,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數字貨幣納入其資產負債表。這種加密貨幣與股票市場的聯動操作,不再只是個別企業的冒險嘗試,而正成為傳統上市公司與加密世界「雙向奔赴」的重要橋梁。

一、什麼是幣股聯動?

幣股聯動(Crypto-Equity Linkage),簡單來說就是加密貨幣與股票市場的聯動操作。 比如上市公司通過公開市場購買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資產,使這些數字資產成為公司核心儲備資產,進而公司股價與加密資產價格形成聯動效應。這一模式被稱為「數字資產財庫」(Digital Asset Treasury,DAT)。DAT公司與傳統僅持有少量加密貨幣的企業有本質區別——數字資產積累是其核心及首要業務功能,企業價值、戰略方向和市場敘事都圍繞其持有的數字資產展開。

除數字資產財庫(DAT)之外,幣股聯動已形成多種模式: 上市公司用自有或募集資金直接買幣;加密項目通過收購空殼公司實現「借殼上市」;公司切入加密相關業務如挖礦、穩定幣、RWA等。 當然也存在一些無實質業務的純概念炒作。

二、時代背景與驅動力量

一方面,全球加密市場正經歷從「野蠻生長」到「合規化、主流化」的轉型巨變。早期加密項目依賴的「去中心化基金會」模式在現實商業中顯露局限性:基金會的非盈利屬性與創業團隊的盈利需求存在天然衝突,DAO的決策效率難以匹配商業市場的快節奏。

而另一方面,全球監管環境日益明朗。香港建立了清晰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許可制度,並批准了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上市;美國《GENIUS法案》確立了穩定幣儲備要求;歐盟MiCA法案推動行業集中化。

機構資金的大量湧入 重塑了市場定價機制。貝萊德、富達等資管巨頭通過現貨ETF吸納數十億美元資金,將加密資產納入長期資產配置。上市公司集體持有的數字資產總價值已超過1000億美元,佔比特幣流通供應量的4%。

宏觀經濟環境下,通脹壓力和貨幣貶值風險促使企業尋求價值儲存新方式。將比特幣等供應量有限的數字資產視為「數字黃金」,用以對衝法定貨幣的通脹風險和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成為最原始的驅動力。

三、對上市公司的價值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幣股聯動戰略提供了全新的價值增長路徑。最直接的是財務收益,比如MicroStrategy(現已經改名Strategy)自2020年8月開始購買比特幣作為主要儲備資產,其股價暴漲約30倍,市值接近1000億美元,遠超比特幣同期漲幅。

這種戰略還能創造融資優勢。MicroStrategy設計了一個「金融飛輪」模型:持有比特幣→產生股價溢價→利用溢價融資→購入更多比特幣→強化敘事與溢價。通過這個循環,公司利用被高估的股價,發行極低利率的可轉換債券或進行市場化股票發行來籌集資金。

對於尋求業務轉型的企業,幣股聯動是向Web3領域布局的重要舉措。港股上市公司博雅互動原本是一家棋牌遊戲開發商,2023年宣布戰略轉型Web3,目標是成為「領先的Web3項目公司」。2025年9月16日博雅互動發布公告,公司於15日至16日期間,在公開市場上以總對價2.19億港元購買了245枚比特幣。

該公司利用遊戲業務產生的現金流配置比特幣,2025年還增發5億港元進一步擴大加密資產儲備。轉型後,公司交易量增長50-100倍,市值提升約13倍。

四、對投資者的價值

幣股聯動為投資者提供了受監管的便捷投資渠道。許多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家族辦公室,因合規、託管或投資授權限制而無法直接購買加密貨幣,DAT公司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合規的投資渠道。

這種模式還提供了槓桿化投資機會。幣股概念相當於加了槓桿的Crypto,漲跌幅都被放大。投資者不僅能享受幣價上漲帶來的收益,還能獲得股票市場的溢價紅利。MicroStrategy的股價漲幅就遠超比特幣本身漲幅。

投資者同時能夠參與多元化加密生態。隨著DAT模式發展,從最初的比特幣擴展到以太坊、Solana、BNB等多種數字資產。以太坊作為一種可產生收益的資產,通過質押能讓公司獲得資本增值和穩定的區塊獎勵。

五、對生態系統的積極影響

幣股聯動推動了加密行業合規化進程。借殼上市意味著加密項目獲得一個被監管認可的「殼」,在法律結構上完成對傳統市場的對接。從「灰色產業身份」轉為「上市公司董事長」,是許多項目方「上岸」的機會,也是邁向合規的第一步。

這種模式也促進了資本流動和市場效率。DAT模式連接傳統股權市場與加密資產市場的流動性,打通了兩個市場之間的資金流動渠道。傳統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本運作能力,遠優於加密原生市場,為加密項目提供了更強大的資金支持。

幣股聯動還加速了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進程。 RWA是連接傳統商業與Web3的關鍵方向,包括將股票、基金、債券等傳統金融資產通過區塊鏈技術「封裝」成代幣。

DAT公司在合規運營、數字資產安全託管以及資本市場運作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使它們處於成為這個新興市場主要載體的絕佳位置。

六、挑戰與風險

幣股聯動戰略也存在諸多風險和挑戰。首先是市值陷阱——很多投資者不了解股票的市值計算方式。幣股聯動的公司往往頻繁增發股本,導致市值被嚴重低估。

其次是缺乏業績支撐——絕大多數幣股概念公司沒有穩定的主營收入,股價高度依賴情緒與炒作。MicroStrategy的營收只有1.5億美元,而市值相同的星巴克營收則超過75億美元。這種「無營收」的市值膨脹,存在巨大風險。

此外還有高槓桿波動風險——幣股概念相當於加了槓桿的Crypto,漲跌幅都被放大,一旦情緒退潮,極易「雙殺」(幣價跌、股價也跌)。日本Metaplanet的股價在宣布轉型「囤幣」公司後一度暴漲4倍,但隨後又下跌超過50%。

監管風險也不容忽視——創新總是跑在監管前面,等出現系統性風險後,監管才會介入。一旦比特幣開始下行,這些「囤幣」公司將面臨巨大挑戰。

據有研究表明,2025年中,全球DAT公司集體持有的數字資產總價值已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比特幣財庫佔據主導地位,總額超930億美元。這種趨勢正在加速擴散:美國有142家上市公司披露持有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半年內新增近100家。香港、日本等亞洲市場也迅速崛起,成為DAT模式的新熱土。

幣股聯動已超越單純的金融實驗,發展成為連接傳統股權、Web3與RWA代幣化的重要戰略工具 。它既為上市公司提供了價值增長的新引擎,也為投資者開啟了參與加密經濟的新通道,同時為整個數字生態系統的合規化與主流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 Related Posts

    白宮能保護 DeFi 嗎?

    作者:Alex Urbellis 來源:unchainedc…

    為即將到來的BTCfi海嘯做好準備

    作者:Lou Kerner、Andy Singleton,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Insights4.vc:2025年TradFi區塊鏈應用指南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0 views
    Insights4.vc:2025年TradFi區塊鏈應用指南

    Base發幣:一場蓄謀已久的加密「陽謀」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0 views
    Base發幣:一場蓄謀已久的加密「陽謀」

    站在數字金融的十字路口:招銀國際的RWA路徑選擇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0 views
    站在數字金融的十字路口:招銀國際的RWA路徑選擇

    113億美元ETH正退出質押 Vitalik如何看待這一趨勢?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4 views
    113億美元ETH正退出質押 Vitalik如何看待這一趨勢?

    木頭姐與阿聯入股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轉型SOL財庫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3 views
    木頭姐與阿聯入股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轉型SOL財庫

    交易所比特幣庫存見底 預示超級牛市將至?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5 views
    交易所比特幣庫存見底 預示超級牛市將至?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