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的以太坊二層擴展Linea終於確認要發Token了。
根據團隊公布的最新信息,我摘錄了其中一些比較關鍵的與散戶相關的信息:
– 代幣的總供應量約為720 億枚
– 供應量的9%將空投給用戶……
在Linea系統中,代幣暫時沒有定義任何功用,既非作為燃料(燃料仍然是以太坊),也沒有治理功能。
根據代幣經濟學,Linea得到的手續費(以太坊)在扣除成本之後,20%會被銷毀(用於以太坊的通縮),剩下的80%會被用來回購銷毀LINEA代幣。
從它的代幣經濟學我們可以看出Linea系統的上線對以太坊的幣價是有直接貢獻的。
它的代幣LINEA雖然從定義上看沒有任何實際的功用,但從賦能上看類似於系統的「股票」。系統盈利的大部分全部被分配給了代幣持有者,只不過這種分配是通過回購銷毀實現的。
這比其它只有治理功能而沒有任何經濟賦能的代幣還是要好多了。
從代幣的發行量,我們也可以估計一下其公允的幣價。
在現已發行代幣的以太坊二層擴展中,生態最強的兩個是Arb和OP,它倆的全流通市值(FDV)分別是42億美元和31億美元。
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衡量,我們假設LINEA的幣價能平齊它倆,那麼LINEA的單價就是0.043美元 ~ 0.058美元。
但根據https://l2beat.com/scaling/summary的數據,我們以生態中的TVS(Total Value Secured)來衡量,Linea的TVS只有5.14億美元,這和Arb的176億美元以及OP的37億美元相比實在是相距甚遠。
它只和Starknet的5.18億美元最接近。
而Starknet的全流通市值(FDV)是多少呢?
只有13億美元。
所以如果我們從生態建設的角度來類比,LINEA的全流通市值應該和Starknet接近才比較合理。
如果按13億美元來算,那麼LINEA的幣價就只有0.018美元。
當然,LINEA和Arb、OP以及Stark相比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就是它的代幣有經濟賦能。但這個優勢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到幣價上,現在很難說。我暫時不考慮這個因素。
因此,綜合這些數據,LINEA上線後,價格在0.018美元左右比較合理,上限頂多就是0.058美元。如果超過0.058美元那水份就不小了。
上面這些推測和估算僅僅只是基於理論和數據推算出來的,實際上項目的發展和幣價的走勢最最重要的還是要看項目的建設和推進—這才是根本、才是關鍵。
然而這個最根本、最關鍵的要素在Linea這個項目的表現上我覺得非常拉垮。
Linea從測試網到主網,再到現在,已經運營很久了。
在這麼久的時間裡,我們看到什麼了?
比它後進的BASE都如火如荼了,起碼都有了AI + Crypto,它還不知道在幹什麼,只看到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大力宣傳其在ZK方面的進展。
可這個進展具體反映出了什麼?利益了生態什麼?助力了哪些項目?
我一個都看不到。
再說發Token,這個事情早在去年還是前年項目方就不停地在社交媒體上暗示、誘導,直到現在才姍姍來遲。
這種情況現在能給生態帶來什麼呢?
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會不會這個發Token是項目最後的高光時刻?
希望我的這個預感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