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M七年磨一劍 如何打造BTC Layer2的精湛之作?

最近,Crypto交易所Bybit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BTC將在2024年繼續跑贏其他大盤,預計本輪牛市BTC項目成果也將蔚然成風。

的確,BTC上的Ordinals和Runes等項目的成功表明,機遇和創新可以推動社區發展。然而,隨著當前BTC網絡的主導地位以及受歡迎程度飆升, 與可擴展性和交易效率相關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BTC Layer2:難題與未來格局

回到區塊鏈的本質問題,要實現Layer1區塊鏈的高效流暢體驗,不僅需要核心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還需兼顧網絡可擴展性、吞吐量和低Gas費用。但基於三者目前很難達成平衡,這也被稱為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

因此,需要一組建立在Layer1鏈上的Layer2解決方案來提高區塊鏈性能。時下熱門的BTC Layer2為就是在BTC的基礎層(Layer1)之上構建的擴展性解決方案,其目的在於解決比特幣網絡的吞吐量限制以及高昂的轉帳費率。

相比於Layer1聚焦於共識機制、數據不可篡改、網絡激勵等底層區塊技術的運行,Layer2更注重圍繞Layer1的「應用層」以及「合約層」去擴展,進而提高區塊鏈的可擴展性,而不受限於Layer1平臺框架。其中比特幣在Layer1公鏈中也屬於是比較特殊的一種,因為它不支持智能合約,所以比特幣受此限制一直未能發展出較為成熟的生態, 而Layer2技術的發展就給比特幣帶來了新的曙光

Layer2解決方案早已不是什麼新鮮概念,其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15年提出的BTC閃電網絡,主要用於解決BTC的支付場景,但是它不支持智能合約。為了滿足智能合約高效運行和更高的交易速度要求,BTC側鏈因此誕生,可以將主鏈部分的工作量轉移到側鏈進行。

隨後ETH生態的爆發塑造了層出不窮的應用,例如Web3遊戲、NFT、社交應用等。但也給以太坊網絡本身帶來了瓶頸,以太坊也急需做出擴展,因此借鑑了比特幣的一些擴容方案誕生了雷電網絡和Plasma,雷電網絡的特點類似於閃電網絡,支持所有ERC20代幣交易,而Plasma是另一個擴容框架,用於提高以太坊的網絡吞吐量。

之後,以太坊的Layer2發展就走在了比特幣擴容的前面。目前,相對較新的以太坊Layer2技術主要是Rollups,OP Rollup和Zero-Knowledge (ZK) Rollup,由於帶來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性能提升,並且也能讓擴容的Layer2上使用智能合約。以太坊的Layer2終於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進而迅速發展起來。

在以太坊等Layer2解決方案的成功驗證後,隨著2021年BTC Taproot升級,給BTC擴展和橋接帶來了更好的解決方案,以太坊的成功經驗終於能夠在比特幣上實踐出來。當前市場的趨勢又回到了區塊鏈的初衷——BTC Layer2的基礎建設。

縱觀以太坊Layer2的市場規模,其融資估值大致30億美金起步,市值規模已經達到了數百億美美金,OP、ARB、Starknet的市值(FDV)已達100億美元以上,而大部分Layer2總鎖定價值(TVL)也普遍在2億美元以上。此外,當前以太坊Layer2總市值已經達到約1000億美金,TVL也高達100億美金,根據投資公司VanEck預測, 到2030年,以太坊Layer2市值將達到1萬億美元。

相比之下,BTC Layer2尚處於起步階段,2023年至今湧現的諸多項目,例如龍頭Merlin鏈已經吸引了不少關注和投資,最高鎖倉價值約35億美元。但就BTC Layer2整體市值規模和TVL而言,相對較低,市場空間仍然巨大。

目前,ETH Layer2已經湧現了近百個項目,而BTC Layer2項目才陸陸續續開始搭建生態。然而,考慮到比特幣作為加密貨幣領域的龍頭地位,以及Layer2技術在提升交易速度和降低費用方面的重要性,可以預見未來的故事也很有書寫性。

從投資者和創業者的角度來說, BTC Layer2當前是最好的風口 。首先,BTC作為加密貨幣領域的領頭羊,具有巨大的市場基礎和用戶群體,這為資金流入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入口。從技術角度來說,相比於重新開創一條新公鏈和一套新的共識玩法,在已有的Layer1共識機制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更為可信和實用。

當前針對Layer2的生存技巧,可以總結為四種主流模式。首先是生態商業閉環模式,例如Arbitrum打造的多資產GMX衍生品,能夠讓用戶和社區自發性地驅動其可持續發展。第二是品牌塑造的一種敘事,例如OP Chain基於OP Stack實現一鍵發ETH Layer2,當前已布局在多個領域。第三是技術敘事模式,例如Starknet和zkSync的zk技術,通過技術創新吸引用戶和資金。另外,還有暴力鎖倉增加TVL模式,如Blast和Merlin,通過鎖定資金來提升總鎖定價值。

相比於ETH Layer2早在上一輪牛市已經百花齊放,BTC Layer2在近一年才不斷演進。對於建設者和社區來說,憑藉BTC龐大的市值,BTC Layer2的落地和擴張本身就十分有底氣。

從打法到生態,誰是BTC Layer2下一個龍頭?

在當下BTC Layer2的發展中,各種方案層出不窮。從Blast引出的暴力鎖倉資金策略,旨在拉動社區熱度和用戶情緒,在牛市到來之際確實表現出強勁有力的效果。除此之外,也有像BitVM和RGB協議主打技術創新,但這類項目往往需要成熟和沉澱時間,也許經歷下輪牛市周期才能真正成長落地。

當然,很多人期待BTC Layer2能夠像ETH一樣打造出一套擴展和應用遍地的神話,當前也有很多從以太坊Layer2照葫蘆畫瓢式的BTC Layer2解決方案。但可曾想過,為何不用BTC原生的技術來實現Layer2的擴展?

據觀察,當下唯一的代表項目應該是BEVM——完全基於BTC Taproot技術組合且兼容主流區塊鏈技術的Layer2。BEVM的核心是將BTC Taproot升級時的Mast合約、Schnorr籤名、BTC輕節點網絡等一眾比特幣原生技術以及時下最廣泛應用的虛擬機EVM組合成一套解決方案,從而實現去中心化的BTC Layer2。此外,BEVM採用與OP類似的品牌敘事道路——BEVM-Stack可實現一鍵發BTC Layer2。

在BTC Layer2生態大爆發之時, BEVM主網已於今年3月上線,為100多個BTC Layer2項目提供了一站式服務。 此外,BEVM Stack還可以定製Gas,支持使用各種幣種作為Gas,例如BTC、Sats等,為BTC Layer2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BEVM渴望打造像Optimism的生態閉環,也為BTC的生態造出一個像以太坊一樣的商業帝國。當前BEVM生態有兩個重要應用:BTC流動性質押協議Bido和BTC穩定幣協議Satoshi Protocol。

Bido允許BTC Holder在Bido上質押BTC來支持BEVM網絡節點的運行,類似於ETH上的Lido,為質押者提供了更多的再質押選擇。一方面通過質押的模式可以維護Layer2的安全性,另一方面BTC質押者可以獲得Layer2平臺上的Gas費用——當前在Bido質押的用戶可獲得整個BEVM網絡的50%Gas收益。

而Satoshi Protocol則是BTC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利用BEVM平臺的去中心化質押產生穩定幣,可以解決閃電網絡上BTC支付波動的問題,同時兼容USDC CCTP的全鏈協議,可以讓BTC去中心化穩定幣像USDC一樣流通到任意公鏈VM平臺。

以BTC為根基,BEVM何以嶄露頭角?

因篇幅有限,前文只是簡要提及BEVM與其他BTC Layer2項目的不同。最近,BEVM還引起了廣泛的資本關注,4月宣布獲得包括比特大陸在內的眾多知名機構上千萬融資, 使其估值高達2億美元。

BEVM上線主網後,與Binance Web3錢包展開鏈上空投活動,並成為Binance首個接入的BTC Layer2項目,根其官方公布的數據,本次活動有16萬用戶參與,也提供了豐厚的獎勵。

種種吸睛的數字表明,首個基於Taproot Consensus構建的以BTC為Gas且EVM兼容的BTC二層網絡似乎大有來頭,能在眾多BTC Layer2項目中脫穎而出,BEVM究竟有何獨到之處?

1、雄厚的技術積累與開發歷程

或許與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和項目背景有關,BEVM七年的技術積累和持續的開發歷程,正如「錦上添花」般在這輪牛市中給到加持。

BEVM的最早身形其實要從2017年的波卡跨鏈項目ChainX開發說起,當時的ChainX可以稱之為Substrate第⼀鏈,做的是把BTC去中⼼化與波卡框架相結合,此時實現了Bitcoin rust SPV輕節點。

在2018年-2020年期間,讓Bitcoin SPV輕節點融合進Substrate的Auto + Grandpa BFT共識,且讓波卡的治理模塊為BTC SPV輕節點所⽤。當時ChainX已經實現了超過10萬的BTC跨鏈,不過當時的行業熱點和敘事還沒有集中到BTC,ChainX沒有達到預期中的發展。

2021年,BTC網絡經歷了2017年隔離見證(SegWit)以來最大的升級——Taproot。此次更新的主要特點是引入了Schnorr籤名算法+MAST合約+最新BTC腳本技術,每項技術都增加了區塊鏈的隱私性、可擴展性和可組合性。

BEVM嗅見了BTC生態未來的格局, 在2022年左右成功註冊並獲得BTC Taproot的專利 ,並通過原生Taproot技術塑造了BEVM的Taproot Consensus Layer2技術。到這時,BEVM已經為BTC的擴展性和去中心化打下了穩固的技術基石。

2023年至今,隨著Ordinals、銘文等BTC協議的爆發,BEVM看到了BTC生態的的機會和需求,正式以BEVM的品牌對外宣發。目前已經推出其主網,為100+ BTC生態項目提供服務。

2、Taproot Consensus的創新

Taproot Consensus技術似乎是BEVM項目獨創的一門底層技術 ,目前只有他們在運用。這是一套基於Substrate框架,同時匯集BTC原生Taproot三大技術:Schnorr籤名、MAST合約和SPV輕節點網絡而成。

具體來說,Schnorr籤名提供更高效和更私密的比特幣籤名算法,可以讓比特幣多籤地址拓展到1000個,實現多籤地址的分散化;MAST合約通過代碼化來實現多籤管理,可以提高網絡安全性和隱私;而SPV輕節點讓用戶能更方便地驗證支付。

因此,Taproot Consensus不僅有助於提高BTC的擴展性和隱私性,BEVM網絡也能保障鏈上交易資產的安全性。此外, BEVM在技術創新方面也有獨特的定位,例如結合了隱私通訊協議Signal。

3、BEVM Stack:一站式解決方案

BEVM Stack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堆棧服務,為BTC Layer2的部署提供了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融合EVM、WASM、Cario、Move等創新語言,BEVM Stack使BTC得以與各種區塊鏈技術相連結,為BTC的生態建設帶來更安全和高效的方案。正如BEVM在白皮書中提到的:BEVM Stack旨在為開發者和項目簡易、低成本地部署BTC Layer2,讓更多項目能夠充分享受比特幣網絡共識的安全性和EVM部署應用的便捷性。

此外,BEVM Stack還可以融合Zkstark擴展性、XCMP等多鏈區塊鏈技術,以及LayerZero、Wormhole等全鏈消息協議, 實現了BTC與其他區塊鏈技術的無縫銜接。 這個一鍵式解決方案的推出與OP Stack如出一轍,而BEVM將會主要弘揚其Taproot方案,為後續BTC的廣泛應用和建設奠定根基。

4、讓BTC成為「全鏈資產」

BEVM技術為BTC的去中心化資產全鏈流通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通過BEVM的中轉, BTC可以實現全鏈流通到任意區塊鏈創新平臺。

目前, BEVM已經能夠通過其生態應用OmniBTC實現低價且快速的BTC跨鏈,它支持許多底層協議如LayerZero、Connext等任意跨鏈。而BEVM可以實現融合各種全鏈聚合流動性協議、以及底層使用LayerZero、Wormhole的全鏈互操作消息協議,為用戶提供了更廣泛的資產運用場景。

儘管背後的技術邏輯看起來很複雜,但BEVM讓用戶明白,只需要使用BTC做Gas,就能完成與各大創新鏈,如ETH、SUI、Starknet、OP、BSC等進行任何互操作體驗。類比於網際網路中的全球資訊網,用戶只需要輸入⼀個域名就可以訪問www聯通的任意網絡。萬鏈互鏈,所有區塊鏈技術和BTC這個去中心化貨幣融為一體。

BTC Layer2風起雲湧

全覽BTC Layer2的發展歷程,不少項目已經展現出了極其豐富的技術細節和獨到的市場觀察,但筆者認為,Merlin、BEVM的出現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回到Crypto的初衷,回看BTC——第一個也是最著名的加密貨幣,自2009年問世以來,已經徹底改變了傳統金融的格局。隨著去年美國SEC首批批准了BTC ETF,以及上個月香港也批准了BTC ETF,這也讓去中心化、DeFi、GameFi、跨鏈這些名詞變得不那麼小眾。

而當開發者和更廣泛的社區不斷創新和採用新的解決方案,BTC Layer2解決方案將在未來打造爆炸式應用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我們正站在新時代的風口浪尖,如行船揚帆之際,隨著技術的推動和社區的激蕩,將見證BTC和Crypto未來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 Related Posts

    8%的比特幣被機構購買 誰在持有巨額比特幣

    論及加密世界的價值觀,去中心化理念是最廣為人知的一個。追本溯…

    誰在繼續瘋狂購入BTC ?

    撰文:Pzai,Foresight News 4 月 24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值得關注的八大敘事方向及相關項目

    • By jakiro
    • 14 5 月, 2025
    • 0 views
    值得關注的八大敘事方向及相關項目

    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正在佔領華爾街

    • By jakiro
    • 14 5 月, 2025
    • 0 views
    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正在佔領華爾街

    以太坊這輪上漲的真正推手是什麼?

    • By jakiro
    • 14 5 月, 2025
    • 0 views
    以太坊這輪上漲的真正推手是什麼?

    MEV的必然性:你看不見的鏈上博弈

    • By jakiro
    • 14 5 月, 2025
    • 0 views
    MEV的必然性:你看不見的鏈上博弈

    SOL 的交易價格是否應該比 ETH 低 68%?

    • By jakiro
    • 14 5 月, 2025
    • 1 views
    SOL 的交易價格是否應該比 ETH 低 68%?

    Web3律師解密:大家理解的RWA是哪種?

    • By jakiro
    • 14 5 月, 2025
    • 1 views
    Web3律師解密:大家理解的RWA是哪種?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