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ssy,比特链视界
当地时间7月5日,马斯克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共和、民主两党的新政党——“美国党”。
连日来,马斯克发布多条帖文,批评“大而美”法案“极其疯狂且具破坏性”等,并说如果法案通过就会立即成立新政党。
而特朗普本人也站出来回应称,马斯克的不满是因为该法案取消了对电动汽车消费者的税收抵免。特朗普7月1日还表示,可能会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
特朗普和马斯克在去年的总统竞选中结盟,而在今年五月,彻底“闹掰”,原本,马斯克用自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来支持特朗普当上总统,并在特朗普上任后,实际领导美国的政府效率部,主要是想要削减政府开支,打造一个更精简、高效的政府。
他靠着支持特朗普当总统,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最终因政策利益冲突、权力博弈和意识形态分歧和特朗普彻底决裂。现在宣布建立第三党,本质上是在明白了当下政府无法承载和帮助其实现其政治理想之后的再一次政治理想的尝试。当一个商人在商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想要追求政治上其个人意志以及科技愿景的实现,而这一次他会成功吗?
为何走到建党这一步?
最初,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合作,本质上是一场利益的交换。
马斯克需要借助国家权力推动其削减政府支出、重塑政府效率的政治理想,同时在他眼中,特朗普商人出身,会支持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特朗普需要马斯克的金钱、资源和其科技大佬的身份来为自己争取青年群体和科技新贵们的选票。事实证明,有了马斯克的带头支持,以及特朗普在竞选时所作出的那些承诺,硅谷的那帮信奉“技术加速主义”的科技大佬们确实也大都把票投给了特朗普。
而在特朗普上台后,马斯克确实得到了机会开始实现其政治理想,其被任命为“政府效率部“的实际负责人,虽然对外的身份一直是特约顾问。政府效率部从内部推动“瘦身政府”的政治改革:大幅削减冗余预算、重组行政结构、用技术替代低效人力。
政府效率部大刀阔斧的改革也遭到了联邦政府内部的抵抗,公众的争议,甚至还有多起诉讼,而正在5月30日,马斯克宣布退出政府效率部。
而特朗普和马斯克也在短暂的蜜月期后,迎来了矛盾的集中爆发。
“大而美”法案便是这场冲突的高点,该法案取消了对新能源车的税收抵免,马斯克认为这是对特斯拉等新兴产业的“精英惩罚”,是一场将预算倾斜回传统能源与军工集团的逆流。他多次在X发帖反对,称其为“腐败政治的丑恶体现”。
而特朗普则直指马斯克“贪婪又忘恩负义”,声称马斯克是在为自己争取利益,并公开扬言“或许应该考虑驱逐他出境”。
至此,马斯克这个科技精英与特朗普这位民粹领袖的政治同盟彻底破裂。
从政策的分歧到人格层面的不匹配,这个还有着想要改变世界的政治理想的科技大佬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政治改革,不可能通过现有体制、也不可能依靠特朗普来实现。
建立一个独立的第三党,似乎成为了他摆脱依附关系、能够独立接管方向盘的唯一方式
一个技术加速主义的政治理想
马斯克从来不是一个典型的商人。他造火箭、造车、做脑机接口,甚至收购社交平台。这些行为看起来疯狂且分散。其实围绕着一个内核展开:技术驱动未来,政府变小,人类变得自由。
这也是他的政治底色。在多个场合,马斯克都曾表达对“大政府”的不信任:他痛恨繁复的监管、臃肿的预算和效率低下的行政系统。他认为技术完全可以承担大部分治理功能,比如AI裁员、自动化流程管理、区块链透明审计……这些工具不但能降低成本,还能降低“人性中的腐败风险”。
他的理想是一种“科技理性统治”——政府像一家高效公司一样运转,官僚系统被精简,公民拥有更多自主权力,而这些都应该由技术和工程师们的计算所实现。
而现有的两党体制,在他看来,是一台永远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妥协机器,不可能真正“让系统升级”。甚至他认为,两党之间的对立,本质是掩盖他们共同守护的旧秩序。
所以,马斯克建党,并不是为了成为另一个政治人物。而是要要通过自己的政党,把技术治国的理念嵌入国家运作体系中,甚至终有一天,取消“政党”这种形态本身。
当下,在马斯克的确拥有许多资源能够让其发起第三党,比如他掌握着X这个社交媒体,这使得他能够在无需媒体背书的前提下引导舆论,煽动情绪。并且,其个人拥有众多粉丝,这些粉丝是特斯拉用户、加密货币持、崇尚科技的年轻人们。并且,他是首富,拥有大量的金钱,并且还有技术。
但是建立一个新的政党,和建立一个科技帝国还是有许多不同。科技商业帝国的构建和一个有影响力的政党的构建,所需要的,则是不同的能力。商人构建帝国遵循资本的逻辑,政客动员靠的则是身份认同。
马斯克在商业上可以靠一个明星产品撬动亿万营收,但他的公众形象不稳固,他既是天才工程师,也是情绪化的社交平台“疯子”;他支持言论自由,也封禁记者的账号;他的“政治理念”不成体系,甚至夹杂着明显的个人情绪,而以上这些混乱和疯狂也削弱了其在主流中产与中立选民心中的可信度。
马斯克离建党还有多远?
而且,美国的政治体制对于第三党极为不友好,各州选票制度、总统选举人团机制,以及政党补贴、媒体资源分配等,都严重倾向两大党。
可以说美国现行选举制度极大限制了第三党的崛起。美国选举专家布雷特·卡普尔说,所有州的法律都偏向共和、民主两大政党,并尽可能对第三党的出现制造障碍。
而且历史数据显示,美国第三方政党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在美国政治史上,最成功的第三方候选人要数1992年独立总统候选人罗斯·佩罗,他获得了18.9%的普选票。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得票率也无法转化为选举人票。2016年大选中,自由党的加里·约翰逊获得3.27%普选票,创造了该党历史最佳成绩。在2020年,绿党的吉尔·斯坦也仅获得了约1.1%的普选票。
《华盛顿邮报》也指出,“美国党”或任何新成立政党想要动摇美国沿袭已久的政治架构,都将面临重重障碍。
当下,马斯克尚未正式发布完整的政党纲领,但根据马斯克的发言,“美国党”计划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成为活跃的政治力量——“聚焦于仅仅2或3个参议院席位和8到10个众议院选区。”
上述选举专家卡普尔表示,尽管马斯克可能在某些州推动少数候选人进入选票,但建立一个全新的全国性政党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绝无可能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