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21日,美股、債券、商品、加密貨幣等多資產類別正處於一個高度分化的關鍵節點。市場在經歷了11月上中旬的快速調整後,上周五(11月21日)出現明顯止跌跡象,部分指數已出現技術性反彈,但背後驅動力量卻充滿矛盾:一邊是極端槓桿短倉被擠爆、CTA被迫回補、散戶恐慌出逃;另一邊是機構現金配置創15年新低、槓桿ETF資金持續流入、防禦板塊悄然領漲。這種「表面企穩、內部脆弱」的結構,正是典型的晚周期特徵。
一、今日核心數字:4
「4」來自11月21日(上周五)單日被擠爆的3倍做空S&P 500 ETF(SPXU、SQQQ等)規模超過40億美元,這是有史以來第「4」大單日槓桿反向ETF資金清算事件。前三次分別發生在:
-
2020年3月疫情底部
-
2022年10月通脹見頂前夕
-
2023年10月低點
歷史數據顯示,此類極端短倉清算後,標普500在隨後1個月內100%上漲,3個月內漲幅中位數11.8%。當前事件規模與2022年10月幾乎完全一致,因此市場短期反彈概率極高。
二、現金與槓桿:15年來最危險的組合
Bank of America 11月全球基金經理調查(FMS)顯示:
-
全球基金現金佔比降至3.7%,為2010年以來最低,低於2021年12月頂部的4.0%
-
股票倉位處於淨超配+38%,僅次於2021年1月
-
槓桿使用率調查指數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3倍槓桿ETF(TQQQ、SOXL、SPXL等)總資產規模已突破2800億美元,較2024年初翻倍。歷史上,當現金佔比低於4.0%且槓桿ETF規模同比增幅超過80%時,標普500在隨後6個月內最大回撤中位數達18.7%。
三、CTA與伽馬定位:短期買盤已基本釋放完畢
根據Goldman Sachs最新CTA模型(11月24日數據):
-
在任何情景(上漲、下跌、震蕩)下,CTA在未來1周都將保持「100%空單」狀態,潛在賣壓約1800億美元(相當於標普500總市值的3.8%)
-
當前已無進一步強制性買盤,只有在指數快速下跌觸發負伽馬翻轉時才會出現新的被動買盤
這意味著上周五開始的反彈基本已消耗掉所有「強制性買盤」,後續上漲需要基本面或季節性資金主動推動。
四、技術與市場寬度:短期看漲但結構惡化
-
標普500
-
11月21日精準觸及周線20期均線(約5950點),同時觸及錨定VWAP、Put Wall等多重支撐
-
歷史數據顯示,標普500第138個交易日以上處於50日均線上方後(當前為第142天),隨後3個月100%上漲(1950年以來全部樣本)
-
關鍵阻力:6180–6200(前高+整數關口),突破後可看至6450–6500
-
羅素2000
-
已突破2025年2月以來下降趨勢線,並創11月新高
-
周線三連陽+錘子線,屬於典型的「先於大盤見底」形態
-
納斯達克100
-
仍處於周線級別的下行通道,尚未收復周線20期均線
-
SMH(半導體ETF)雖反彈,但仍未突破0.52關鍵分界線(2023年以來多空分水嶺)
-
市場寬度改善但集中度惡化
-
11月24日紐交所447隻上漲 vs 55隻下跌,單日寬度為近3個月最佳
-
但標普500前10大權重股權重已升至38.7%,創1964年以來最高,超過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頂部的36%
五、板塊輪動:晚周期特徵愈發明顯
Goldman Sachs Prime Brokerage最新客戶持倉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
-
機構過去4周大幅減持消費 discretionary(-2.1個標準差)、科技(-1.8個標準差)
-
同時加倉醫療保健(+2.3個標準差)、公用事業(+1.9)、能源服務(+1.7)
-
防禦板塊 vs 周期板塊比率升至2022年9月以來最高
這與典型的「經濟增長頂點」階段資金行為完全一致。
六、債券市場警報:信用利差開始走闊
-
高收益債信用利差(HY OAS)已從10月的320bps反彈至385bps(11月24日)
-
投資級信用利差(CDX IG)同步走闊15bps
-
私人信貸利差(Cliffwater指數)首次在2023年以來出現連續4周擴大
債券市場正在提前預警信用事件風險,而股票市場尚未計價。
七、加密貨幣:恐懼達到頂峰
-
比特幣11月21日跌破所有10隻美國現貨ETF的平均建倉成本(約94,200美元),觸發大規模止損
-
ETF資金流在上周五首次轉正,11月24日預計繼續淨流入
-
比特幣恐懼與貪婪指數跌至18(極端恐懼),與2022年6月、2023年3月底部一致
-
關鍵技術位:需突破93,000–94,000(日線20均線+前高密集區)
八、商品與外匯
-
黃金:已進入預期中的1–2個月橫盤整理階段,當前價格在2630美元附近構築大型杯柄形態,目標4200美元仍有效
-
美元指數:站穩106上方,突破107.35將確認新一輪上漲趨勢
-
原油:WTI仍受制於63美元供應壁,暫無趨勢性機會
九、短期結論(未來1–4周)
-
季節性因素(12月為過去75年漲幅最強的月份,平均+1.8%)+極端短倉清算+小盤股領漲,共同支持標普500在12月中旬前挑戰6180–6200
-
但CTA空單懸頂、機構現金極低、信用利差走闊、權重股集中度歷史極值,意味著任何反彈都將是「高風險反彈」
-
最優策略:戰術性參與反彈(目標6180–6200),但嚴格控制倉位並在突破失敗時快速離場
十、中長期隱憂(2026年展望)
當前市場結構與2000年、2007年、2021年頂部有驚人相似之處:
-
現金佔比歷史極低
-
槓桿使用率歷史極高
-
權重股權重歷史極高
-
防禦板塊開始領漲
-
信用利差提前走闊
2026年大概率將迎來一次幅度不小於20%的調整,觸發條件可能是美聯儲重新加息、信用事件、或CTA/負伽馬瀑布式拋售。當前階段類似2000年3月或2021年11月——表面一片繁榮,內部已千瘡百孔。
總結:短期做多(12月),中長期做空(2026)
在晚周期市場中,時間框架決定一切。當前是「賣鏟子」給最後狂歡者的最佳階段,但也必須為明年的系統性風險提前布局。謹慎、靈活、敬畏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