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恩
銀行的大門正式向加密貨幣敞開,一場金融革命悄然到來。
「先生,請問您需要辦理什麼業務?」
「我想從公司帳戶裡轉100萬美元買比特幣。」
「好的,我們最近推出了與Coinbase的合作服務,可以為您快速處理。」
這聽起來像是未來場景的對話, 今天正在成為現實 。全球金融巨鱷花旗集團正式宣布與美國最大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達成戰略合作。
過去幾年,各大銀行對加密貨幣避之不及,如今花旗卻主動擁抱,這一轉變標誌著傳統金融體系與加密世界的邊界正在徹底重塑。 這次合作不是小打小鬧的試點項目,而是 全面深入的業務整合 ,旨在為花旗的機構客戶提供無縫連接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的支付解決方案。
打破邊界,花旗與Coinbase的強強聯合
細看合作細節,花旗與Coinbase的這次聯手極具戰略深度。根據官方聲明,合作初期將重點支持用戶通過Coinbase的服務 存取傳統貨幣 (法幣),實現傳統貨幣與加密貨幣間的順暢轉換。
更重要的是,花旗透露未來幾個月將披露更多具體功能細節,包括 探索將傳統貨幣轉換為穩定幣的方式 。 這一舉措直接指向了金融基礎設施的核心變革。
雙方的合作建立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Coinbase將輸出其服務全球1.2億用戶的安全數字資產基礎設施經驗,及專為機構打造的託管、交易全棧解決方案。
花旗則開放其覆蓋 94個市場 、連接超300個支付清算系統的全球網絡。 這種傳統金融巨頭與加密領域龍頭的結合,堪稱天作之合。
花旗支付服務負責人Debopama Sen透露的技術路線圖顯示,銀行正積極評估在未來幾個月內直接上線鏈上穩定幣支付功能。 這一部署絕非簡單的接口對接,而是要構建可編程支付能力。
解決痛點,跨境支付迎來革命性突破
此次合作的重點突破口選擇了跨境支付這一長期存在的痛點領域。傳統跨境支付的癥結在於流程繁瑣、結算周期長、中間環節成本高昂。
基於區塊鏈的穩定幣支付實現了 支付即結算 ,大大提升了支付效率。 傳統銀行跨境匯款通常需要長達5個工作日才能完成結算,而基於穩定幣的跨境支付,100%的交易都能在不到1小時內完成。
在成本方面,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傳統模式下跨境匯款的平均成本率約為6.35%,而通過高性能區塊鏈發送穩定幣的 平均成本僅約為0.00025美元 。 這種數量級的成本差異對跨國企業極具吸引力。
花旗此前已搭建區塊鏈平臺「Citi Token Services」,支持客戶通過代幣化存款在其全球網絡內實現24小時實時資金轉移,為此次合作奠定了技術基礎。 此次與Coinbase合作,將進一步放大這一基礎設施的效能。
為什麼是現在?川普時代的監管轉向
花旗選擇此時大舉進軍加密貨幣市場,與全球監管環境的轉變密不可分。2025年3月以來,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貨幣監理署、美聯儲相繼撤銷之前關於銀行機構參與加密貨幣相關業務的事先監管報備/批准要求。
這一政策轉變使銀行機構在做好風險管控的同時,可以 自主從事法律允許的加密貨幣活動 。 監管門檻的降低為花旗等傳統金融機構掃清了政策障礙。
川普政府上臺後對加密貨幣持友好態度,鼓勵企業在美國拓展相關業務,為行業創造了有利的增長與投資環境。 2025年3月,川普還籤署行政命令,宣布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和「數字資產庫存」。
同時,美國通過《GENIUS法案》為穩定幣制定聯邦監管規則,進一步消除了政策不確定性。 監管的明確化為花旗等傳統金融機構進軍加密資產提供了制度保障。
銀行布局加密資產,花旗並非孤例
花旗並非首家布局加密貨幣領域的傳統銀行。早在2019年, 摩根大通就推出了自己的穩定幣 ——摩根幣(JP Morgan Coin)。 2023年,摩根大通更將其升級為區塊鏈支付平臺Kinexys,日均交易量已超過20億美元。
2025年以來,銀行機構探索發行穩定幣的步伐明顯加快。巴西最大銀行Itau Unibanco計劃推出自己的穩定幣,日本第二大金融集團三井住友宣布與區塊鏈平臺企業合作開發與法定貨幣掛鈎的穩定幣。
同時, 香港虛擬銀行ZA BANK 已直接向零售用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支持用戶通過港元及美元買賣比特幣和以太坊。 杜拜最大銀行之一Emirates NBD也通過其數字銀行平臺Liv X推出加密貨幣交易服務。
花旗本身也在積極推進機構級加密託管服務,計劃在2026年推出相關託管業務,以配合監管環境改善。 這一系列動作表明,傳統銀行正在全面擁抱加密資產。
企業客戶將迎來哪些實際好處?
對於花旗的企業客戶而言,這次合作將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跨國公司可以 通過穩定幣向上下遊供應商即時支付貨款 ,消除因匯率波動帶來的匯兌損失。
在跨境電商領域,商戶能快速完成收款核銷流程,減少資金滯留周期。 而對於開展海外投資的主體,則能藉助區塊鏈的透明特性實時追蹤每一筆跨境資本流動軌跡。
更值得關注的是,基於區塊鏈的支付系統打破了工作日限制,使跨國交易 不再受時區差異制約 ,真正實現「7×24小時」無縫銜接。 這對於全球化運營的企業來說,意味著資金管理效率的質的飛躍。
花旗與Coinbase的合作還將引入可編程支付能力,例如設定特定條件觸發自動付款、按項目進度分階段釋放資金等智能化操作模式。 對於需要精細化管理現金流的行業而言,此類工具能有效提升資金使用的透明度與可控性。
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融合不可逆轉
花旗與Coinbase的合作是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融合的一個縮影,但絕非個例。這種融合趨勢已經呈現出不可逆轉的勢頭。
穩定幣市場規模持續攀升,2024年穩定幣年化交易額已達 15.6萬億美元 ,相當於Visa全年交易量的119%,萬事達卡的200%。 這一數據充分顯示了穩定幣已成為全球支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本市場與加密市場的融合也在全方位推進。2024年,美國和中國香港證券監管部門相繼批准推出加密資產ETF,為機構投資者投資加密貨幣提供了合規的渠道。 貝萊德、富達等傳統資管巨頭也紛紛推出代幣化基金產品。
加密交易所與證券交易所的融合也在加速。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收購零售期貨和外匯交易平臺NinjaTrader,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正在積極推進對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所Deribit的收購。 這些併購活動正在打通傳統金融資產與加密貨幣的投資交易。
微策略公司通過可轉債和股票增發籌集資金購買比特幣,將公司變成了美股的「比特幣代理」,其股票在3年內上漲約1600%,漲幅遠超同期比特幣的420%。 這種金融創新只是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融合的早期案例。
未來,隨著更多花旗這樣的傳統金融機構入場,我們將看到更多創新模式湧現。銀行不再只是法幣的守護者,而是成為 連接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的橋梁 。
不是你在追風口,而是風口正在為你服務。幣圈不再邊緣,它正在成為金融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