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破曉與AI融合:JPM引領傳統銀行業穩定幣變革

JPM Coin是摩根大通銀行於2019年2月宣布推出的一種美元支持的穩定幣定位為機構對機構(B2B)的支付工具,基於摩根大通自研的Quorum聯盟區塊鏈,運行在其開發的銀行間信息網絡(IIN)銀行間網絡。

根據摩根大通2024年的數據,推出的平臺Kinexys已累計處理超過1.5萬億美元的交易量,平均每天處理超過20億美元的交易。JPMC已成為傳統銀行首個實現規模化應用的穩定幣,建立了金融機構擁抱區塊鏈技術的標杆。

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曾對加密貨幣矛盾態度,既批評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投機屬性,又直言「這些金融科技很聰明,我們必須參與」。這種矛盾的表態,實則揭示了傳統金融集團面對技術變革的戰略考量——若不主動布局穩定幣、支付與帳戶等核心業務可能被新興科技公司顛覆。

穩定幣市場的規模與增長邏輯

當前穩定幣市場規模已達2250億美元,佔全球加密生態系統約7%(全球加密生態規模約3萬億美元),且實現連續7個月市值正增長,表現出強勁的行業實力。

摩根大通分析師 Kenneth Worthington 指出,穩定幣「可能是比法幣更好的形式」,其數位化、鏈上可追溯的特性使其易於自我託管和即時交易,尤其在跨境資金流動中實現顯著優勢——與傳統 SWIFT 系統(通常需要 3 天結算)相比,穩定幣可即時到帳、優先,凸顯「數字法幣」的替代價值。

關於未來增長潛力,市場顯著增長:摩根大通預測規模或在未來幾年達到5000-7500億美元,而樂觀預期預計到2028年底可達2萬億美元。考慮到生態尚處青少年、基礎設施建設周期及年輕人養護心態的存在,實際增長可能慢於樂觀預期,反映出行業發展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

傳統銀行業的穩定幣布局

傳統銀行業對穩定幣的布局本質上是一場防禦性創新實踐,其核心動機呈現雙重性: 一方面旨在抵禦 PayPal、Block’s Cash App 等 Fintech 平臺對傳統支付業務的持續侵蝕,另一方面通過先發優勢搶佔機構級數字金融服務的關鍵入口

這種戰略選擇既反映了銀行業對新興技術的適應性調整,也揭示了其維護市場主導地位的深層考量。不同機構基於資源稟賦形成了差異化路徑:摩根大通的 JPM Coin 聚焦機構間實時支付場景,花旗銀行重點布局 tokenized deposits 與加密資產託管服務,美國銀行則通過參與穩定幣相關業務構建生態協同能力。

這種差異化競爭格局的形成,既避免了同質化內耗,也使銀行業在數字資產領域形成多點覆蓋。

監管框架重塑影響

GENIUS 法案(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籤署成為法律,標誌著美國穩定幣監管框架的正式確立。該法案通過「合法身份認證+嚴格儲備機制」的雙重設計,直接回應了 2022 年 TerraUSD 擠兌危機暴露的市場擔憂,為穩定幣主流化奠定製度基礎。

核心監管條款:

1. 禁止發行者為穩定幣支付利息,明確其「無收益數字現金」屬性;

2. 要求 1:1 儲備支持,資產限於美元、短期國債及高質量流動資產;

3. 允許非銀行機構、insured depository institutions(IDIs)子公司及州特許實體作為發行主體。

其中「禁止計息」條款具有關鍵影響: 一方面弱化了穩定幣與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的直接競爭,另一方面強化了其作為支付工具的功能定位

但是我們不得不看到非銀行發行者能否接入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不確定性,可能使其面臨類似傳統影子銀行的流動性風險 — — 在極端情況下難以快速應對擠兌壓力。

銀行系穩定幣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合規性背書。以 deposit tokens 為例,其依託傳統銀行成熟的流動性管理框架和監管合規體系,較非銀行發行的穩定幣具有更高的信用基礎和風險可控性。

穩定幣對傳統金融市場的多維衝擊

穩定幣對傳統金融市場的衝擊體現在支付效率重構、資本市場結算革新與系統性風險傳導三個維度,其與金融科技的融合正重塑傳統金融基礎設施的底層邏輯。

在支付層面 ,穩定幣的即時結算特性相較傳統 ACH 和 SWIFT 系統(需數日)實現效率躍升,而摩根大通將 AI 技術與穩定幣結合進一步放大這一優勢。

該機構開發的交易異常識別系統速度比傳統方法快 300 倍,通過實時風險監控與即時價值轉移的協同,推動跨境支付與清算從「T+N」模式向「T+0」實時化轉型,重構金融基礎設施的效率邊界。

資本市場層面 ,穩定幣正探索與 AI 驅動資產的深度結合。摩根大通當前管理的 AI 相關債券規模達 1.2 萬億美元,佔美國投資級債券市場的 14%,這類資產的動態估值特性催生了對實時結算工具的需求。

穩定幣可應用於 AI 債券的實時抵押品調整場景,例如在算法驅動的資產組合再平衡中,實現抵押品價值波動的瞬時結算,降低傳統結算延遲導致的對手方風險敞口。

風險傳導層面 ,需警惕「run risk」的跨市場溢出效應。2022 年 TerraUSD 崩潰事件顯示,算法穩定幣的擠兌風險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儘管銀行系穩定幣依託 1:1 法幣儲備機制降低了內生風險,但大規模集中贖回仍可能通過金融市場傳導至傳統體系。

例如,儲備資產池中短期國債的集中拋售可能引發債券市場流動性危機,進而影響持有同類資產的傳統銀行資產負債表穩定性,形成「穩定幣擠兌 — 儲備資產拋售 — 傳統金融市場波動」的傳導鏈條。

穩定幣作為連接傳統金融與 web3 的關鍵橋梁 ,其核心價值已通過支付效率提升、跨境流動優化等場景充分顯現。在 GENIUS Act 監管框架與 AI 技術融合的雙重驅動下,主流化進程已不可逆。

傳統銀行角色深刻轉變,從加密貨幣懷疑者進化為積極參與者,通過發行穩定幣(如 JPM Coin)、探索 tokenized deposits 等方式,既防禦 Fintech 競爭,又搶佔數字金融入口。

  • Related Posts

    最穩定的槓桿造最崩的局:川普點的火 為何我埋單?

    作者:danny;來源:X,@agintender 雖然此次…

    福布斯:川普持有大量BTC 是最大BTC投資者之一

    作者:Dan Alexander,來源: 福布斯 ,編譯: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USDe 的那 90 分鐘 一次被誤讀的脫錨事件

    • By jakiro
    • 13 10 月, 2025
    • 0 views
    USDe 的那 90 分鐘 一次被誤讀的脫錨事件

    00後「天選之子」巴倫·川普的第一桶金

    • By jakiro
    • 13 10 月, 2025
    • 0 views
    00後「天選之子」巴倫·川普的第一桶金

    監管破曉與AI融合:JPM引領傳統銀行業穩定幣變革

    • By jakiro
    • 13 10 月, 2025
    • 2 views
    監管破曉與AI融合:JPM引領傳統銀行業穩定幣變革

    最穩定的槓桿造最崩的局:川普點的火 為何我埋單?

    • By jakiro
    • 13 10 月, 2025
    • 1 views
    最穩定的槓桿造最崩的局:川普點的火 為何我埋單?

    加密遇上離岸金融:澤西島加密資產稅收與監管制度

    • By jakiro
    • 13 10 月, 2025
    • 1 views
    加密遇上離岸金融:澤西島加密資產稅收與監管制度

    福布斯:川普持有大量BTC 是最大BTC投資者之一

    • By jakiro
    • 13 10 月, 2025
    • 1 views
    福布斯:川普持有大量BTC 是最大BTC投資者之一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