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龍玥,華爾街見聞
從擁抱加密貨幣到取消季度報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風向正在作出重大改變。
據英國《金融時報》9月29日報導,SEC新上任主席Paul Atkins表示,SEC將考慮允許上市公司採用半年報,以替代當前每三個月發布一次業績報告的要求,並強調「最小有效劑量」監管。
政府應該提供保護投資者所需的「最小有效劑量」(a minimum 「dose」 of regulation)監管,同時讓企業蓬勃發展。
現在是SEC移除其影響力,讓市場根據公司行業、規模和投資者期望等因素決定最佳報告頻率的時候了。
Paul Atkins此舉直接呼應了川普此前關於放寬財報頻率的提議,旨在為企業提供更大靈活性。此舉更是川普政府推行親商立場、尋求對獨立聯邦機構施加更大控制權的最新例證。它標誌著SEC與其前任主席Gary Gensler所推行的廣泛而嚴厲的監管議程徹底決裂。
此前,SEC在加密貨幣領域的態度已從Gensler時期的激進打壓轉為溫和接納,而此次放寬上市公司信披規則,則確認了這一「輕觸式」監管思路將全面鋪開。
「最低劑量」的監管哲學,考慮廢除強制季報
Paul Atkins上任後,迅速為其主導下的SEC定下了基調。他認為,近年來SEC已經「偏離了維持(資本市場信任)的先例和可預測性」,也背離了國會90多年前為該機構設定的明確使命。
這番言論被視為對其前任Gensler在拜登政府領導下所採取的激進監管和執法立場的直接批評。
而放鬆企業財報披露頻率是Atkins「去監管」議程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他積極響應了川普的呼籲,即廢除要求大多數美國上市公司每三個月披露一次財務狀況的規定。
Atkins表示:「現在是時候讓SEC把自己的拇指從天平上移開,讓市場根據公司行業、規模和投資者預期等因素,來決定最佳的報告頻率。」
他主張,監管的目標是保護投資者並允許商業繁榮,而非滿足那些「尋求實現社會變革或其動機與投資財務回報最大化無關」的股東。
Atkins認為,放棄強制季報並非一個新奇的想法,也「不是透明度的倒退」。他指出,這種靈活性已經賦予了某些企業。
他以英國為例,該國在2014年恢復半年報制度後,一些大型公司出於自身需要,仍然選擇繼續發布季度報告。在他看來,這證明了市場自身能夠有效決定信息披露的頻率和深度。
批評歐洲模式,反對「政治潮流」
Atkins的監管藍圖不僅限於美國。他同時尖銳批評了歐洲的監管模式,稱其氣候相關規定是由「理論家」推動,並警告不要讓「政治潮流或扭曲的目標」驅動信息披露。
他特別點名批評了歐盟最近通過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CSDDD)。他認為,這些指令要求企業披露「可能具有社會意義,但通常不具有財務重要性」的事項。
Atkins警告稱:「這些強制性要求可能會將成本轉嫁給美國投資者和客戶,卻對引導資本決策的信息幾乎沒有增益。」
他直言,如果歐洲想通過吸引更多上市和投資來促進其資本市場,就應該專注於減少不必要的報告負擔。
投資者擔憂透明度受損
然而,SEC的這一重大政策轉向也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據報導,投資者權益倡導團體已對此發出警告。
這些團體認為,從季度報告轉向半年報告,可能會削弱市場的透明度,損害信息獲取渠道相對有限的小型投資者的利益。
他們擔心,此舉長遠來看或將破壞支撐美國資本市場高效運轉的根基。儘管Atkins認為市場可以自我調節,但反對者堅持,強制性的、更頻繁的披露是維持市場公平和效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