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傑肇始到雙雄篤行:以太坊十年的締造者們

鄧通,比特鏈視界

十年鑄劍,不止磨礪,更在開疆。以太坊穿越十載光陰,從小眾極客的試驗場,發展成為連接區塊鏈技術與現實金融的橋梁。加密大海潮漲潮落,無數項目浮沉間,以太坊歷經時光磨洗,愈發如磐石沉穩,似星河絢爛。

一、緣起

從少年奇才到明心見性

Vitalik也許具有那種特質——站在人群中,人們一眼就可以捕捉到他。修長的身材、藍色略顯憂鬱的眼睛、平靜中的寬容與溫和……

人們總是喜歡聽天縱奇才的故事,Vitalik的人設似乎與此完全吻合:4歲開始在電腦上探索Excel;8歲學習編程;9-10歲開口說話;10-11歲開發視頻遊戲;17歲接觸比特幣;19歲創造以太坊……然而,如今的Vitalik已經31歲,「少年奇才」的光環湮沒在了以太坊走過的十載悠悠歲月裡,化為行業浮沉中始終未曾熄滅的信念之火。

Vitalik在接觸到比特幣之前,曾一度迷戀魔獸世界。2007年開始,他化身術士,穿越艾澤拉斯大陸,在遊戲中樂此不疲。但三年後,暴雪更新了遊戲,刪除「生命虹吸」技能。Vitalik對此十分不滿,甚至多次向暴雪進行投訴。然而投訴未能解決Vitalik的訴求,Vitalik最終怒刪遊戲,並對中心化系統產生了質疑。

直到17歲,比特幣徹底改變了這位「遊戲少年」的人生。對於Vitalik而言,接觸比特幣也許更像是禪宗的頓悟——瞬間「明心見性」。比特幣似乎更符合他的世界觀:沒有中心化機構、沒有邊界、完全自由……自此,Vitalik開始為《比特幣周報》寫文章,並獲得每篇文章5BTC的稿費。同年,Vitalik與Mihai Alisie共同創辦了《比特幣雜誌》,作為創辦人,他筆耕不輟,大量的思考和寫作整合讓他對加密技術的發展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直接為其後創建以太坊打下堅實基礎。

在北美比特幣大會中誕生的以太坊

以太坊誕生於一次行業聚會中偶然的靈感碰撞。2014年1月,北美比特幣大會在邁阿密召開,與會者們聚集在一棟別墅裡,對Vitalik描述的「空中計算機」進行了更為全面的構思,以太坊三傑——以太坊核心思想提出者Vitalik Buterin、以太坊聯合創始人Joseph Lubin、以太坊首席技術官Gavin Wood即在此時聚首。

在隨後的幾個月中,創始人們共同構建了以太坊的概念框架、提出籌集資金的想法、定義了這個「世界中心的計算機」未來運行軌跡。

與Vitalik少年得志不同,Lubin似乎更適合用大器晚成四個字形容。生於1964年的Lubin似乎更像可以管理這個團隊的「家長」。遇到Vitalik時,Lubin已經49歲,但他們的相遇卻更像伯牙子期——Lubin曾公開表示:「Vitalik的論文是我讀過的最好的論文。」在這個初創團隊中,Lubin顯然在扮演「戰略前瞻者」的角色:營建以太坊組織架構、尋找合作夥伴、籌集資金、協調活動……並且認為以太坊不能只有區塊鏈,還要有龐大的生態體系。這位前瞻者的敏銳嗅覺為以太坊日後成長為萬億級生態奠定堅實基礎。

Wood也許是三個人中最具有「平常」履歷的核心開發者:他的博士學位似乎早已註定了他將為以太坊的技術開發做出卓越貢獻。Wood於1980年生於英國,擁有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專注於開發智能合約、撰寫《以太坊黃皮書》、概述了以太坊協議和虛擬機的技術架構,開發了Solidity程式語言……

以太坊三傑在比特幣大會之後產生的靈感碰撞不僅讓以太坊橫空出世,更是改寫了加密世界的發展進程,開啟加密世界新篇章。

二、緣散

無法逾越的鴻溝:商業利益VS公共利益

以太坊最開始有八位創始人,這八位創始人很快分為兩個陣營:將以太坊打造成盈利性質的企業、繼續讓以太坊以非盈利性質的組織狀態運行。

Vitalik與Lubin之間在這個問題上似乎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Vitalik希望保持以太坊的非盈利組織屬性,而Lubin則傾向於將以太坊做成一個企業。曾有業內人士精準的道破Lubin與Vitalik的矛盾所在:「Lubin的興趣點與Vitalik並不完全一致,因為他更像是一個追求商業利益的金融類型的人。Vitalik是一位有遠見的人並正在追求公共利益。」

兩人的矛盾在2014年徹底爆發。2014年6月,以太坊核心團隊成員商榷籤署一份文件,這份文件將把以太坊轉為盈利性質的公司。Vitalik滿懷理想主義,堅持以太坊以非盈利組織的身份繼續運行,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改變現實世界規則,打破中心化的權力壟斷,在技術面前實現人人平等。但Lubin則更傾向於發掘以太坊的商業價值,希望通過資本驅動以太坊生態建設,實現更大規模的落地應用。

會議之後,Vitalik宣布以太坊將以非盈利基金會的模式運行。由於理念不同,Lubin於2014年11月正式離開以太坊,並於同月創建ConsenSys,以太坊基金會中的靈魂人物之一Lubin正式離場。

眾說紛紜的離職:資金短缺or預算削減

外界曾對Wood的離職原因眾說紛紜。大部分人猜測Wood因以太坊基金會資金短缺問題而被迫離開。但其實Wood離職的原因應該是與執行董事Ming Chan直接相關。這位執行董事就任後,著手削減資金預算,使Wood領導的ETHDEV項目資金不足。這直接導致2015年底Wood從以太坊出走的結局。

在離開以太坊後,Wood迅速創建了Parity Technologies,並開發了Parity以太坊客戶端,讓用戶可以高效訪問以太坊節點。2016年,Wood打造了波卡項目,四年後,波卡主網正式上線,在加密世界掀起一陣關注熱潮。

至此,以太坊三巨頭分道揚鑣,只剩Vitalik仍在堅持最初的夢想,那個毅然刪除魔獸遊戲的小男孩繼續在理想主義的世界中沉默著、沉澱著。徹底完成了由「向外追逐」向「向內關照」的轉變,讓以太坊行至今日依舊清澈如初、境地澄明。

三、重聚

改變世界的以太坊

Lubin曾這樣評價Vatilik:「Vitalik真的一點也不關心物質方面的東西,他只想改變世界。」如今,以太坊已經平穩運行了十年,它也真的成為了加密世界的改變者。

2015年7月,以太坊正式上線時,希望成為「超越比特幣的去中心化計算平臺」,這一願景不斷為以太坊提供動力,引領了一次又一次的加密行業敘事迭代發展浪潮。

加密世界迎來的第一場狂歡是2017年的首次代幣發行熱潮,這直接改寫了以太坊的敘事邏輯——任何項目都能基於以太坊發行代幣。

2018年,首次代幣發行泡沫破碎,無數項目的代幣歸零、消亡。以太坊轉向技術深耕時期:君士坦丁堡升級削減區塊獎勵、伊斯坦堡更新優化Gas費結構。網絡擁堵與擴展性成為開發者們關心的問題。如何提升智能合約性能、如何突破零知識證明技術等成為了暴富夢醒後的需要探討的重要事項。

經過兩年的蟄伏,以太坊於2020年再次引領「DeFi之夏」。Uniswap、Aave等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金融項目脫穎而出。以太坊試圖覆蓋沒有傳統金融滲透的地區,用去中心化技術拯救金融荒漠。正是這種金融可達性的理想,推動了包括 OKX Wallet 在內的多功能錢包加速布局。作為全球領先的去中心化錢包之一,OKX Wallet 不僅打通了多鏈資產管理、DApp 交互、NFT 跨鏈交易,更為金融邊緣用戶提供了低門檻的一站式Web3 入口。

隨後,2021年迎來NFT大爆發,藝術品一時之間成為加密市場新寵。CryptoPunks和Bored Ape Yacht Club一度火遍全網,Beeple 的數字畫作《每一天:前5000天》以 6900 萬美元成交。數字所有權的敘事再次讓資本市場重新認識了以太坊,以太坊也在這一年引領了一次數字文明的金融革命。

2022年9月,以太坊「合併」,從PoW轉向了PoS,結束了以太坊被批評已久的能耗問題。以太坊合併證明了區塊鏈技術可以在 「去中心化、安全性、可持續性」 三者間找到平衡點。

2024年7月,以太坊ETF走進人們視野,這是以太坊與傳統金融的完美連結——傳統金融巨頭不斷提高對加密資產的接受程度。貝萊德旗下的 ishares、灰度、富蘭克林鄧普頓、VanEck、Bitwise、21Shares、富達、景順等八家資管機構申請以太坊現貨ETF的成功為普通投資者降低了加密貨幣資產投資門檻,並推動了加密貨幣合規化進程。對於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乃至區塊鏈全行業的未來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今年,以Sharplink等為代表的企業不斷買入以太坊,以太坊又再次成為加密財庫儲備的選擇之一——這本質上也是對以太坊生態價值的戰略押注……

如今的以太坊不是那個只專注於技術迭代的小眾極客世界,而是早已在技術迭代的加持下成長為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之間的「價值轉換橋梁」。自此,以太坊用了十年的時間從一份僅僅寫在白皮書上的純粹技術構想,成長為可納百川的數字生態之海。Vitalik作為掌舵者,沒有選擇在商海中沉浮,而是默默耕耘,摒棄外界對加密資產的狂熱態度,帶著對技術的虔誠與敬畏,在理想與現實間為以太坊尋找到一條極具包容性的迭代升級之路。

不改底色的ConsenSys

如果通過以太坊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那麼就再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以太坊」。離開了以太坊的Lubin創建了ConsenSys——一家區塊鏈與Web3軟體公司,仍以以太坊為底色,提供產品和服務。

ConsenSys推出的幾款明星產品都曾激起水花。MetaMask錢包自2016年推出即風靡行業,便於用戶與以太坊DApp進行交互,是用戶進入以太坊生態的重要入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公鏈迅速崛起,MetaMask弊端顯現:首先,MetaMask最初是以瀏覽器插件的形式呈現,主要便於PC端用戶使用,移動端體驗欠佳;其次,早期錢包用戶在訪問諸如Solana公鏈時需要切換錢包才能交易,直到今年5月,MetaMask才宣布集成Solana。為帶給用戶更好的產品體驗,各大交易所紛紛布局交易所內部錢包生態,OKX、Coinbase等頭部交易所的錢包產品十分亮眼,OKX更是憑藉過硬的產品特色技術保障成為交易所錢包賽道的北極星。尤其是,OKX Wallet 深度優化移動端體驗,兼顧安全與便捷,已成為越來越多 Web3 用戶的首選。在以太坊從技術信仰走向大規模落地的路上,這些堅守「長期主義」的基礎設施正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不是喧囂中的逐利者,而是靜水流深的建設者。

不只是錢包,ConsenSys推出的Infura提供訪問以太坊節點的API服務,幫助開發者快速部署DApp;智能合約審計服務產品Diligence不僅進行人工代碼審計,還提供自動化工具,用於檢查智能合約中常見的錯誤和漏洞;開源區塊鏈協議 Quorum為企業基於以太坊構建私有鏈或聯盟鏈提供可行路徑……

今年,Lubin又搶佔市場熱點,擔任SharpLink Gaming董事會主席。將SharpLink引上以太坊財庫儲備之路。5月27日,SharpLink宣布了以太坊財庫儲備計劃,當日股價漲超650%。此後,SharpLink啟動質押策略,幾乎將全部以太坊都用於質押在各大協議中。目前,Sharplink 的質押年化收益約3% – 4%。不僅通過質押賺取收益,更是與以太坊深度綁定,加速傳統企業與加密行業間的融合。

目前,質押以太坊的平均收益率為3%-5%。美聯儲降息可能性不斷提高,通過質押以太坊進行投資無疑是明智之舉。各大交易所紛紛推出了以太坊質押業務,方便普通用戶參與質押,比如OKX推出的質押投資產品BETH。

ConsenSys因以太坊而生,為以太坊而生;Lubin因以太坊而來,為以太坊而來。因為商業夢想,Lubin離開以太坊;因為以太坊的夢想,ConsenSys又以王者姿態屹立於加密山巔。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也不失為一種真摯的、獨屬以太坊生態的浪漫。

每一束光裡的鋒芒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以太」一詞究竟何義——「假設的、遍布宇宙、允許光傳播的不可見介質」。Vitalik命名以太坊的時候,也許就在期許:以太坊有一天可以成為行業幕後的布道者,「處處無我,方能處處有我」。

從19歲寫下以太坊白皮書的極客夢想少年,到而立之年的低姿態掌舵者,Vitalik的成長曆程與以太坊的敘事迭代之路互為鏡像。以太坊歷經波折,穿越牛熊周期,從以太坊三傑到以太坊雙雄,兜兜轉轉間,Lubin依舊在為以太坊建設添磚加瓦,Vitalik也繼續實現著純粹而澄澈的技術理想。

十年之期,鋒芒自顯。真正的實力不在於能否站在舞臺中央,而是能否擁有託舉整個舞臺的力量;真正的理想不在於能否始終搖旗吶喊,而是能否一如既往潤物無聲。以太坊如今遍布整個加密生態,允許加密世界中產生無數種可能。它或許本身不是一束束的光,但每一束光裡,都有它的鋒芒。

  • Related Posts

    以太坊的下一個十年:技術革新與未解難題

    作者:鏈上花絮 來源:medium 昨天以太坊十周歲了,20…

    我與以太坊的八年

    作者:Todd 來源:X,@0x_Todd 首先祝賀以太坊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Launchpad大洗牌:Pump.fun 加密帝國的崩塌

    • By jakiro
    • 31 7 月, 2025
    • 0 views
    Launchpad大洗牌:Pump.fun 加密帝國的崩塌

    以太坊的下一個十年:技術革新與未解難題

    • By jakiro
    • 31 7 月, 2025
    • 2 views
    以太坊的下一個十年:技術革新與未解難題

    我與以太坊的八年

    • By jakiro
    • 31 7 月, 2025
    • 0 views
    我與以太坊的八年

    Base、Sui…合規公鏈的戰略價值與實現路徑

    • By jakiro
    • 31 7 月, 2025
    • 4 views
    Base、Sui…合規公鏈的戰略價值與實現路徑

    SEC加密ETF新框架:開啟大規模資金流入之門

    • By jakiro
    • 31 7 月, 2025
    • 0 views
    SEC加密ETF新框架:開啟大規模資金流入之門

    千億美元資產背後:加密金庫公司崛起之路與行業圖景

    • By jakiro
    • 31 7 月, 2025
    • 2 views
    千億美元資產背後:加密金庫公司崛起之路與行業圖景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