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龍玥,華爾街見聞
美國總統川普和財政部長貝森特正一唱一和,宣稱要等待利率下降後再考慮增髮長期國債。
最新報導,川普政府正在偏離財政部數十年來奉行的「常規、可預測」的債務發行原則,轉而採取一種更具投機性的「擇時」策略。
「我要做的就是發行非常短期的債券,等到這傢伙(鮑威爾)下臺,利率大幅下降,然後再轉向長期。」川普此前已公開表示,他傾向於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明年離任、利率大幅下降之前,僅發行期限在六到九個月的短期債券。
這一次,連自稱「美國首席債券推銷員」的財長貝森特也親自下場談論稱,將等待利率下降後再考慮增髮長期國債。他此前就曾暗示,在就任川普政府之前,增加長期債券發行量是必要的。
分析認為,幾十年來,美國財政部的債務管理以「枯燥」著稱,這是一種刻意的設計。其官方一貫強調,其目標不是通過預測市場來獲取最佳利率,因為擔心這種嘗試會引發不確定性和投機行為,最終反而推高借貸成本。然而,川普政府的新言論,正在打破這一常規。公開討論「擇時發行」,這可能會讓政府的借貸決策面臨更高風險。如果市場認為政府的發行計劃不再可預測,可能會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從而適得其反地抬高利率。
這一潛在的戰略轉變,正值美國政府面臨每年約2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之際。市場正密切關注將於本周三發布的美國季度再融資聲明,以尋找川普政府是否會將其公開言論正式轉化為政策的線索。
巨額赤字下的期限選擇
如何借貸之所以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問題,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借貸規模空前。
美國聯邦預算赤字目前每年高達約2萬億美元,而國債總額已接近30萬億美元。在填補資金缺口時,政府需要在不同期限的債務之間做出權衡。短期借貸通常成本更低,但使融資成本更易波動,一旦通脹反彈、美聯儲被迫加息,將面臨費用激增的風險。
相比之下,長期借貸成本更可預測,但通常需要支付更高的初始利率。川普政府目前表現出的對短期債務的偏好,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的選擇。
美財政部官方口徑保持謹慎
儘管總統與財長頻頻釋放「擇時」信號,但財政部的官方口徑仍保持謹慎。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Michael Faulkender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財政部仍致力於以「常規和可預測的」方式發行債券,並參考市場參與者的意見。他表示:
在財政部的拍賣規模和市場指引自上屆政府以來並未改變的情況下,暗示本屆政府偏離了長期的債務管理慣例,這是不誠實的。
儘管官方試圖淡化策略上的轉變,但多數分析師預計,財政部在即將發布的季度再融資聲明中,可能會維持未來幾個季度現有規模的中長期國債發行節奏。分析人士認為,要滿足政府日益增長的融資需求,這一計劃將可能很快需要通過增發短期國庫券來補充資金,這與川普所青睞的短期策略在事實上保持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