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投资领域,一个流传甚广的观点是将投资机会分为两类:一类是“从0到1”的创造,旨在博取百倍收益;另一类是“从1到100”的增长,同样也可能带来百倍回报。
对于发展至今的加密货币与区块链行业而言,“从0到1”的百倍机会或许已变得愈发稀缺和困难。在过去,早期投资比特币、以太坊确实成就了这样的神话,很多Alt也在阶段性时间里完成了这样的造福神话。
但如今,随着行业总市值迈向3-4万亿美元的规模,草莽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或许应该将目光转向“从1到100”的投资逻辑。
这种逻辑在传统股票市场中被广为证实的策略是被称为买龙头,押“强者恒强”。在美国,投资者倾向于购买苹果、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在中国,这意味着投资茅台、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龙头。过去十年的市场已经反复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将同样的思路迁移到加密行业,我们不禁要问:在币圈的中心化赛道上,币圈能否诞生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我主观上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随着美国引领的全球合规化进程不断完善,中心化机构的投资价值正日益凸显。
基于当前的市场格局和商业模式,我认为有两大核心赛道,以及一个新兴赛道,最有可能诞生这样的巨头。
赛道一:稳定币发行商
稳定币是加密世界不可或缺的金融基础设施,其商业模式清晰且盈利能力极强。以 Circle (USDC) 和 Tether (USDT) 为代表的发行商,其利润来源主要有:
-
储备 资产收益 : 将用户抵押的法币资产(如美元)投资于美国国债等低风险资产,赚取利息收益。
-
交易手续费: 在稳定币的购买和赎回过程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
生态流通收益: 在整个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增值服务收益。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推算: 未来十年内,稳定币总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是大概率事件。假设 Circle 占据20%市场份额,即1万亿美元。如果其综合利润率能达到2%(美国国债收益率约4%,加上各类手续费,2%是相对保守的估计),那么其年利润将达到200亿美元。
若市场给予其50倍的市盈率(P/E Ratio)——考虑到苹果、特斯拉等科技公司的市盈率水平,对于兼具金融与科技属性的稳定币龙头而言,这是一个合理的预期——那么 Circle 的估值就将达到 1万亿美元 。
因此,稳定币赛道诞生万亿市值的公司,几乎是确定性非常高的事件。
目前来看,USDC 和 USDT 凭借强大的网络效应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其中,Circle (USDC) 的股权结构清晰,是明确的优质投资标的。
而 Tether (USDT) 的业务较为复杂,其价值分散在交易所、公链等多个板块,投资逻辑相对混乱。
毫不怀疑USDT现在实力超过USDC,现在只是USDT没有更稳定的可投标的,USDC有确定性的股票。不知道USDT未来是否会将其所有利润集中体现到某一个标的上,如果有,那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标的。
赛道二:中心化交易所
交易所是加密行业最强大的“印钞机”之一,其商业模式同样清晰且极具扩张性。
-
核心业务: 收取全球用户的交易手续费。
-
衍生业务: 借贷、支付、资产发行等,几乎涵盖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诸多功能。
-
候选标的分析:
-
币安 (Binance): 毫无疑问的行业第一。但其价值被股权和平台币(BNB)所分散,估值模型相对复杂。尽管如此,如果中心化交易所能诞生万亿巨头,币安绝对是核心候选者。
-
Coinbase: 行业第二(名声第二哈,合规第一,交易量并不是第二),但其最大的优势是合规化程度高,依托于美国强大的合规体系与资本市场。它拥有清晰的上市股票可供投资,价值不会被其他代币分流,是更纯粹的投资标的。
目前币安没有上市,财务数据多为社区猜测,根据广为流传的数据,2024年币安的净利润50亿到70亿美元。
Coinbase 就更透明了,2024财年的利润也达到了25多亿美元。
(注:均由chatgpt 5 pro调研)
现在整个币圈币的总市值是3万多亿美元规模(CMC数据),考虑到接下来稳定币、股票、国债等都会往链上大规模迁移,这些都能给交易所带来利润。交易所的利润再扩大10倍感觉不是难事。
此外,在2022年前,ftx倒闭前,整个行业是出现过一轮收购兼并潮的,特别是币安通过收购和投资控股大大增强了其实力。但FTX倒闭后,整个行业的收购进入了低谷。我想,新一轮的并购周期肯定会到来,这是资本主义的内在驱动的。币安和coinbase这样的头部平台的垄断地位会利用收购武器进一步巩固,市值也大概率会更高。
假设币安未来的年利润能达到500亿美元,只需要20倍的市盈率,其估值也将达到 1万亿美元 。感觉不是难事啊。唯一的问题是币安也是有股又有币,价值会收敛到哪里呢?
相对来说,股票coin就清晰多了。
潜在赛道三:RWA(真实世界资产)托管与资管公司
这是一个更具前瞻性的赛道。广义上,稳定币就是最大、最成功的RWA。除稳定币外,将美国国债、全球股票等真实世界资产进行托管、映射上链,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与稳定币发行商类似,主要通过收取资产管理费、托管费和交易费用来盈利。
目前,这个赛道尚未出现绝对的龙头。但我们可以想象,传统的资管巨头如贝莱德(BlackRock)或加密原生机构如灰度(Grayscale)等,都有可能在未来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并向万亿市值发起冲击。
不过,这一领域的路径尚不清晰,离我们相对遥远。主要是我现在对这一块完全不懂,纯外行。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加密行业的成熟与合规化,“强者恒强”的投资逻辑正变得日益重要。
在中心化赛道中, 稳定币发行商 和 头部交易所 凭借其清晰的商业模式、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最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成长为万亿美元市值的超级巨头。
赚从“1到100”的增长的钱,或许是币圈接下来5到10年,更靠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