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神恩
机构疯狂抢筹,比特币正从投机工具转变为战略资产
今天咱们聊一个重磅话题: 中心化交易所的比特币供应量已经暴跌至7年最低水平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 可卖的比特币越来越少了 。
还记得2018年吗?那一年交易所的比特币存量也是这么低,随后市场开启了一轮惊人的牛市。历史会不会重演?让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
数字不会说谎,交易所比特币持续外流
最新数据显示, 中心化交易所的比特币储备已降至约250万枚 ,这是自2018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2024年底到现在,短短几个月内,交易所就流出了 50万枚比特币 。
这个趋势从2023年初就开始了,当时交易所还有约320万枚比特币。在过去一年里,随着主流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这一趋势明显加速了。
链上分析师Willy Woo评论道:” 比特币基本面已转为看涨 ,突破历史新高的条件已然成熟。”
机构疯狂积累,比特币被大量”锁仓”
那么,是谁在大量提取比特币?答案是: 机构投资者 。
贝莱德通过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已经积累了超过66.25万枚比特币, 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3%以上 。按目前价格计算,这相当于 724亿美元的比特币敞口 。
富达等巨头企业近期也大幅增持比特币,仅富达一家便购入 价值2.53亿美元的BTC 。
数据显示,超过 8%的比特币总流通供应量现由政府和机构投资者持有 。这种主权和机构参与去中心化资产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财库模式兴起,上市公司囤币成风
企业财库配置比特币已成为一种潮流。以MicroStrategy(现已更名为Strategy)为首的上市公司正在积极积累比特币。
自2024年11月以来,这些企业已从交易所提取 逾42.5万枚BTC ,累计持有量接近 35万枚 。目前约 80家企业合计持有70万枚BTC ,占总供应量3.4%。
这种”财库模式”在2020年开启后,迅速点燃了企业财务配置数字资产的潮流。截至目前,全球已有逾百家公司效仿, 合计持有约1080亿美元的比特币 ,占流通总量的4.7%。
供应减少,价格影响几何?
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供应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
交易所比特币供应量的减少对市场有几个方面的影响,包括 抛售压力的减轻 。由于可供立即出售的BTC数量减少,大规模抛售的风险降低,这有助于稳定甚至推高价格。
若需求持续增长而供应持续受限,市场可能面临 供应短缺 ,历史上此类情况常导致价格急剧上涨。
比特币资深人士Dennis Porter对此兴奋地表示:”我们以前从未见过这种情况。 全球性BTC供应短缺从未发生 。这是重大利好信号。”
财库公司的困境与市场风险
然而,这种机构大量持有比特币的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最新数据显示, 当前约有25%的公共比特币财库公司市值低于其持有的比特币价值 。
这种局面可能导致一些公司被迫卖出比特币回购股票,从而触发一轮反身性循环: 价格下跌→mNAV受压→更多公司被迫卖出→抛售加剧→价格进一步下跌 。
中心化交易所BTC供应量处于7年来的最低水平,本轮周期中,各机构为购买比特币所投入的资金规模之巨,令人难以置信。
投资格局巨变,机构成为主导力量
贝莱德的比特币持有量如今已超过许多中心化交易所,甚至超过像Strategy这样的大型企业持有者。就比特币原始持有量而言,只有 中本聪估计持有的110万枚比特币超过了IBIT ,而且这一领先优势正在缩小。
如果流入量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IBIT最终可能会成为比特币最大的单一持有者,这将对比特币的供应分布和所有权集中度产生重大变化。
伯恩斯坦分析师估计,比特币将在 2025年底达到约20万美元 的周期峰值,到2029年底达到50万美元,到2033年底达到100万美元,期间会出现间歇性的一年熊市。
散户何去何从?
面对机构的疯狂抢筹,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要认识到比特币的角色已经转变。它正从投机资产转变为 价值存储工具 。随着大型机构和企业的加入,比特币市场有望获得更大的认可和支持,继续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考虑长期持有策略。机构积累比特币反映了面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理性策略。随着法定货币面临通胀压力,地缘政治不稳定持续,比特币越来越被视为 数字黄金的替代品 。
不要过度追逐短期波动 。比特币仍然具有高度波动性,市场会有起伏。长期视角才是关键。
交易所比特币供应量降至7年低点,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比特币正在从零售驱动转向 机构驱动 的市场结构。
这种转变既带来了合法性,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一方面,机构参与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稳定性和认可度;另一方面,持有量的集中化可能削弱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
无论如何, 比特币的金融化进程已经不可逆转 。我们正在见证一种新型资产类别的成熟,它可能会重新定义21世纪的财富存储和转移方式。